KCLin0423 wrote:佛陀會贊同這句那他...(恕刪) 燒金紙引發火災傳播地藏信仰的是不是縱火罪的教唆犯?桃園地方法院 106,訴,393 公共危險等 刑事 判決勘察現場,發現廁所門口處有2只金爐,檢視金爐內有金紙燃燒殘餘物
SUKEI wrote:這幾日各位師兄吵論...(恕刪) 不是我說的六祖說的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這是我個人認知修心為先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心淨則淨土生我個人是不認為有甚麼神佛,咒語可以幫你修心的或許在神佛與咒語的"心念"支持下,可以幫助"靜"心,但,淨心要靠自己
01白虎哥 wrote:一沙一世界 自己創一個比較快...(恕刪) 如果像漢教所言, 無數宇宙裏有無數佛, 每個佛都有其管轄地, 就如同地球上台灣島上的管區一樣, 那麼理論上應有無數個淨土, 就是自己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其實淨土非淨土實為淨土, 那是身心作用下的一個想像, 是內心的另一個世界罷了!!
01白虎哥 wrote:不只地藏經 其他如五術的, 山醫命相卜, 也是假的一堆...(恕刪) 這是統治者刻意的陰謀啊!所以哥從國外回來通通沒看過…說國外傳進來,傳個屁咧,被騙都不知道奶頭樂理論(Titty Tainment)什麼是奶頭樂理論 奶頭樂理論的前提: 社會動蕩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階層之間的利益衝突。 奶頭樂理論的描述: 由於生產力的不斷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將不必也無法積极參与產品和服務的生產。為了安慰這些“被遺棄”的人,避免階級衝突,方法之一就是製造“奶頭”、喂之以“奶頭”——使令人陶醉的消遺娛樂和充滿感官刺激的產品(比如網路、電視和游戲)填滿人們的生活、轉移其註意力和不滿情緒,令其沉浸在“快樂”中不知不覺喪失思考能力、無心挑戰現有的統治階級。 “奶頭”的形式有兩種: 一種是發泄性娛樂,比如開放色情行業、鼓勵暴力網路游戲、鼓動口水戰; 一種是滿足性游戲,比如拍攝大量的肥皂劇和偶像劇,大量報道明星醜聞,播放真人秀等大眾娛樂節目。奶頭樂理論的來源 這一概念來自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 美國舊金山曾於1995年舉行過一個集合全球500名經濟界、政治界精英的會議,與會者包括薩切爾、老布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惠普、Sun微系統的老闆等等,該會議的主旨在於為全球化的世界進行分析與規劃。會議上,與會者一致認為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競爭將使全球80%人口"邊緣化",而這80%“邊緣化”人口與20%搭上全球化快車的人口之間的衝突將成為今後的主要問題。 在此基礎上,Sun微系統的老闆格基表示,屆時將是一個“要麼吃人、要麼被吃”的世界。布熱津斯基也及時獻計獻策,創造了一個新辭彙——tittytainment“奶頭樂”,英文titty“奶頭”與entertainment “娛樂”的組合,意指要使彼80%的人安分守己,此20%的人高枕無憂,就得採取溫情、麻醉、低成本、半滿足的辦法卸除“邊緣化人口”的不滿。奶頭樂理論在中國 在中國,更適合Titty Tainment的翻譯或許是“肥宅樂”,“肥宅”是一群只滿足於待在家中,用電子游戲、虛擬社交或者膨化食品、碳酸飲料麻痹自己的人,他們抵觸現實社交與工作,寧願一個人孤獨終老。大多集中在20-30歲的年輕群體。
SUKEI wrote:借此請問各位師兄,有無東方藥師淨土?有的話會發願前往嗎?跟西方比較如何? 當然有只是藥師佛菩薩因地的十二大願,沒有清楚說出如何接引凡夫往生不過我想修法應該與阿彌陀佛類似,稱念發願願往臨命終時,藥師佛與日光遍照月光遍照等菩薩,迎接往生佛告曼殊師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復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cman4434 wrote:佛也只有一個 上座部的本生經中,釋迦牟尼佛說前某一世,被燃燈佛授紀將來成佛,看來佛不是只有一個。最起碼有2個,一個燃燈佛,一個釋迦牟尼佛。還是燃燈佛只是人名?其實,大乘,小乘,這些問題。很多人都討論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