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能知道台灣的程度主持人其實在這方面了解非常少(水準真的差)請的來賓知道狀況但是個老油條只挑好的或他要做生意的角度來說純電的比例根本沒他說的高即使在中國混動賣得還是比純電好但純電在新一代電池幾乎設計都是500公里以上那充電要夠好用就大多場地能上這個最明顯的是上海上海純電賣得比混動要好得多很多在上海充電非常方便又沒有牌的限制所以純電賣得就超好事實上只在都會區跑純電的優勢非常大的純電的兩個技術關卡一個是電池,一個是高速的時候耗電量很大但都會區500公里超級夠用了,且都會區根本開不快(台北市能跑100以上?基本不可能)但都會區用車是用車環境中一定一半以上的也就是只要其他配套是夠的那都會區使用純電車是沒有問題(且排廢氣就對氣候幫助不小)特斯拉賣得差這還用問當然是競爭力變差了然後還以為是3年前是技術等的領導者改了一堆超難用的東西本身品質又爛(組裝密合度不夠)新車把方向盤前面那兩根桿取消掉方向盤在轉動中你要找方向燈哪個不用看能找到開車不看路去看方向盤或螢幕這樣沒有安全問題?今天如果FSD的自動駕駛強悍到90%以上都可以自動駕駛那取消還說得過去在台灣用過就知道在高速公路上跟車開之類的沒有問題但下交流道就很有問題都市內更別說給FSD開那根找死沒啥兩樣美國地大人少守交通規則亞洲完全不是這樣PS:這邊說一下最新的FSD技術也不光影像,4D雷達也上了,必須說這個技術路線最強的還是特斯拉,也就是只要在當地路況訓練夠,那LV2能力一定沒問題,LV3能力大機率訓練夠也可以,對還是以人為主的駕駛其實夠用,但如果要LV4,那這套方案是不行的現在新的看法是,賣給一般人的家用車,這是含在車的價格內的,那用特斯拉這套的方式是目前的主流,畢竟成本低得多,BOM成本可以控制在台幣幾千(純硬體材料成本),但計程車這類的商用需要LV4(取消司機),那這樣就得走另外的方案而這個節目來賓其實就是要賣方案的(相信大多是LV2),技術來源是鴻海,所以真了解就知道那是要靠台灣市場(找政府保護本國產業),完全不具備國際競爭力今天不管LV2還是LV4,最基層的技術大多都是來自美國,中國等式拿這基本的東西來應用,但中國非常擅長做應用,台灣基本不是對手美國賣得差很大的問題是特斯拉必須價格全球同步不可能中國降價而在美國賣不降那明年可以降價5%誰還要今年買更何況美國人找資訊的能力相對強得多看中國或與中國合資的電動車資訊這個中國每台車都針對特斯拉某台車開發比較的特斯拉在中國只能割洗腦太深的老客戶不然買單的一定超少的對特斯拉來說現在這個時間點是非常兩難的為了擴大銷售量且降低成本特斯拉的策略是大擴產且車種不要太多(很類似蘋果)但現在競爭對手比你好還賣比你便宜而你產量又擴大了產生更多的庫存降價那你品牌會跨的(BBA大多賣得差也不會大降價賣-中國電動車除外)主要車廠都會直接控制最主要的零組件在汽油車時代是底盤,引擎,變速箱電車時代是電池,電機,電控,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特斯拉遇到的問題是電池發展4860電池,但這個技術不夠好只有他自己用,打不過中國的電池技術電機與電控以前有領先,但現在也被追過了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技術算很強,但用起來不一定好用甚至難用(把方向桿取消有開過原來的車的哪個說改了有更好用的)怪不得小米的賣得好就是原來習慣好的不改但好的有改那是產能不夠大不然今年賣個30萬台不是不可能的至於台灣MG在台灣賣就是開口了不過台灣都會區其實適合小車真一堆小車進來那台灣的相關基礎設施會很大的限制銷售量
狼0225 wrote:簡單來說就是特斯拉要...(恕刪) 如果20年後整個世界整併後會剩下10家世界級造車廠那我會覺得特斯拉有一個位置的機率大於85%從我的觀點看特斯拉以前定的年賣2000萬輛車成為世界第一這個我覺得可能性低於3%但特斯拉做成類似蘋果這樣是世界前幾中佔有一個位置的機率大於85%特斯拉其實非常有優勢的純電上可以根特斯拉拚成本的只有BYD(包含其他的中國廠都不行)LV2~LV3自動駕駛能力特斯拉是世界第一的當然落實到當地這需要特斯拉針對性的學習訓練但特斯拉在這一塊是非常非常類似蘋果的硬體和軟體結合的超好且都是自己的(其他家的晶片用NVIDEA之類的)論自己系統的整合能力特斯拉技術上不是問題一些我覺得昏招(取消方向盤前面的桿)其實改回來完全不難(特斯拉方向盤改回圓的也很常見)製造上拉垮的問題我覺得花錢找日本專業團隊來改善也能辦到(去挖豐田的人)一年賣100多萬輛車的規模經濟這是絕對的優勢(中國蔚小理加起來都還比不過特斯拉)以蔚小理新的論述要能活那得成為年生產和銷售300萬甚至400萬等級這個規模才行那現在敢說可以做到的只有特斯拉與BYD能做到傳統汽車大廠我覺得動作比較快的其實只有賓士和福斯BMW本身走向是操控性方向其實走電動化急迫性相對比較沒那樣高這個有玩車的會很有感覺電車就是那麼一回事玩起來的可玩性其實不多超強馬力和變速箱入灣用2檔3檔還是4檔感覺是不一樣的但電車這方面就不好玩當然特斯拉有特斯拉的問題當地一恐怕機率不大了但成為蘋果這樣的電車企業機率還是不小的畢竟不少技術與科技審美上特斯拉也的確有獨到之處且粉絲多也是事實且中國會有中國的問題車用晶片中國廠可能因為有自己的產品(例如地平線)但訓練用那需要美國晶片(A100這種等級的)來訓練也是閃不掉的缺錢或買不到那產品就能反映出來這是非常現實的我雖然對特斯拉不是太有好感畢竟馬斯克實在太會吹牛了但特斯拉厲害的地方我一定會說他強的且規模經濟下特斯拉降價除了BYD等少數車廠比較沒壓力外其他家都是有壓力的家用車的自動駕駛目前中國廠商可能可以與特斯拉拚得好像只有華為(或其他1~2家)這個目前不是影響大多數人買車的重要因素但對現在20歲這一階的買車者來說呢?當技術持續進步的10年後(假設台灣的行車狀況75%能自動駕駛呢?)不要小看美國強的科技公司這幾家大的能強這麼多年那是真的能打的也永遠不要小看歐洲人造車人家強的地方就是強中國電動車調教那些還是找歐洲來幹的比較麻煩的是日本韓國跟中國重疊多
上汽集團台灣現在唯一進的中國車可能只有MG那來說一下MG的母公司上汽這是中國生產銷售量最大的汽車廠(銷售額也是最大)最高好像賣過一年530萬現在大概也都在一年500萬的水準這放在世界上也是相當有規模的大汽車集團主要的技術合作者是德國的福斯和美國的通用這也是為何美國車能在中國賣得還不差的主因之一包含中國五菱神車也是上汽通用合資的企業與德國福斯和美國通用的合作也是為何上汽能國外也賣得還不錯的主因美國車企通用或福特其實不管是跟日本車廠合作還是和韓國或中國車廠合作包含技術上的輸出其實都屬於做得很肯給的然後國際通路賣車也是合作相當愉快的(出口掛通用旗下的品牌出口)其實以前中國每年出口汽車也有百萬輛的但中國政府對自己的要求還是最好自己的品牌所以中國出口量和泰國差不多那段日子中國自己也很少說這兩年中國品牌(或者說中國購買的國際且控股的品牌)出口上升這才使中國政府比較願意把這個拿出來說但說實話上汽還是央氣的氣息很重效率等僵固化的狀況比較嚴重但願意改善還是有實際動作的像是新品牌-智己汽車這就很多年輕人來組成且我印象沒記錯是有員工分紅入股的也有輛車在整個新能源車中賣得算不錯的(好像是LS6的樣子)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進入新能源車領域算慢的(好像是2020智己才成立)但進步的速度可能跟比較跟原來的分隔開所以進度追得算快的MG也開始推電動車且MG不光台灣算賣得不錯由於本來就是歐洲品牌所以在歐洲其實賣得也還不錯加上德國和日本的銷售通路本身也不缺錢追BYD和特斯拉不是沒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