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國的論述都說中國在電動車上是換道超車基本邏輯是電池取代引擎然後電機直接驅動四個輪子取代一連串的動力傳輸裝置先說電池好了現在的電池其實比引擎還貴得多引擎技術難在這是個得在高溫環境下長期穩定機械動作的裝置耐高溫本身就非常難搞穩定機械長期動作那是好幾種技術要克服例如:陶瓷材質耐磨所以用這個但這個非常難加工阿機油得承擔潤滑這也是非常難搞的技術但不管是汽油還是柴油最新的技術其轉換率都可以超過50%了要提升變成投入資源要多但可能上升越來越少而電池畢竟距離上限還遠所以短期進步的幅度會比較大目前鋰電池為主的技術路線每一年的單位能量密度上升還不錯從元素週期表可以推未來的技術路線途徑(看鋰的那一排)成本低但能量密度比較差的是鈉(這個地球含量比鋰多非常多,特性類似但成本可以低很多,當然能量密度也相對差了點)能量密度要更高那路線是氫(如果可以可控核聚變那別說車子了,大型太空船衝出太陽系大概都行)所以氫的這條路線只要是大國都不可能放棄的但怎樣有效益的用氫起碼目前來看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電池成本比引擎高所以得降低成本(走鈉降低成本或提高能量密度來相對降低成本)這是電動車要取代油車的關鍵現在遠還沒到可以說換道超車的地步吧另一個是電機直接驅動輪子這個傳統油車的技術門檻和成本可就高了這個從變速箱、傳動軸、轉向裝置、差速器、.........等等基本上就是非常多活動的精密齒輪要在變動中要能緊密的工作齒輪本身就是非常難搞精密的然後非常多組要變化組合下可以各自精密的運作那是超高難度台灣還可以做引擎但多段一點的變速箱連想要去挑戰的慾望都沒有(超級難搞)技術高還得成本不要高且有一定數量的生產那真的是高難度現在中國還大量買德國產品中這類的東西每年都還非常多的理論上電機直接驅動輪子取代這一套很合乎邏輯的但技術卡在以目前的技術只要時速超過70公里那耗電量就大增(所以新的油電車設計70以下用電,超過70用油)以這個技術而言如果純都市用車都市內很少會超過時速70的那純電車其實夠用了可如果要取代油車那技術上就是要突破速度造成的耗電這個有點進步但目前進步的速度還真的達不到所謂可以換道超車的地步那來說說油電日本的油電其實是傳統油車+個電池豐田賭的就是上面說的電機的速度技術不要被突破不然豐田為主的油電就完蛋了特斯拉工程師的油電路線是另外一套的確充電樁還遠不如加油站尤其地廣人稀的地方要新設充電樁真的太強人所難(也不太可行)特斯拉工程師的方案是例如後車箱那邊裝個吃油的發電機給電池充電沒電了只要有油就能充電繼續開車發電機那是成熟且成本不高的技術了但這個得搭配電機的耗電技術如果電機技術可以吃電不高耗跑到120那日本油電的技術絕對大機率是打不過特斯拉工程師提的這個路線的要換道超車也得技術有重大的突破那樣就能把油車整個從技術和成本上取代掉現在的中國那還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