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by wrote:最可惡的是.....這些大股東一毛也不會損失到.....從頭到尾賠錢的都只有政府.....這就是台式的BOT 大家醒醒吧.... 第一次聽到這說法,可不可以告訴大家你所謂的「大股東一毛也不會損失到.....從頭到尾賠錢的都只有政府」的消息來源?可別說是從2100聽來的喔。
米血Q wrote:高鐵很多站 都設在"...(恕刪) 高鐵當初在設站時就有說需要花50年以上的時間發展各站周邊區域,你可以去Google Earth看看跟台灣高鐵差不多時間通車的九州新幹線,新設的車站旁邊都還是田,要不就是鄉村小鎮。 主要的問題是台灣的大眾運輸系統本來就不發達,所以通車之初除了台北、台中、高雄的車站有台鐵共站,其他車站初期都只能靠公車接駁,連BRT都沒有。 後面才有嘉客的BRT,台鐵的新竹六家線(與內灣線共線)、台南沙崙線,桃運縣營的捷運等接駁方案出來。
ukey783 wrote:第一次聽到這說法,可...(恕刪) 這是我最常聽到的說法台灣高鐵公司競標時打的口號就是"政府不花一毛錢"標榜資金全部自籌然後~您可以看看高鐵現在的資產結構國營貨公營銀行借貸比例及國營或公營企業的投資比例每次增資五大股東就是抱著政府會出錢的心態等著政府指示"泛公營事業"出手相救如果借錢給高鐵這麼好賺為什麼每次新聞報銀行團融資案或借款展延案都是國/公營銀行吃下來然後找了跟高鐵完全處於敵對競爭的公營民航機構航發會出資借貸如果是民營企業會這樣幹?只舉了幾個小例這些"泛公營事業"都是有政府預算的您以為預算會是天上掉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