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高鐵有沒有人搭阿?~~高鐵瀕臨破產....

JasonQ wrote:從你歷次的發文就知道你心早有定見...
你爽就好, 我尊重你自爽自High的權利...(恕刪)


把這些話原封不動還給你 .

另外奉勸護航部隊 , 加油用功一點 , 好嗎 .
最近一次停權時間-->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10-09-04 。 累計停權次數-->10次
JasonQ wrote:
從你歷次的發文就知道...(恕刪)

我每週都會搭一次, 上下班時間人都很多. 都是客滿的.
下班時間返回台北有時候都要用站的.
不過非上下班時間我就不清楚了
其實, 我的想法很接近 田園火雞 在部落格中的一段話:

引用自"http://blog.udn.com/jimchuan/3340908"

------------------------以下為引用自 田園火雞 部落格文章--------------------------------------------------

"台灣高鐵的投資計劃書是如何審核的?

從去年起,台灣高鐵即持續訴求公司營運發生巨額虧損的原因有三:

一、運量估計錯誤
二、利息負擔太重,利率太高
三、折舊年限太短,折舊費用太高

這三大項實在成不了巨虧的理由,因為投資計劃書必定包括這三大項在內。

運量的問題

台高說政府委託法商估計每日運量可有 23 萬人次,而以今年 1--5 月實際平均只有 8.7 萬人次,所以無法合理分攤營運成本。好像言之有理,錯的都是別人,可是我們以民眾的立場看,這麼大的投資,想參與公共建設的「民間」必定具備一定的規模,不是泛泛中小企業之輩所能「參與」。而以五大原始股東陣營來看,沒有自己做好詳盡的投資效益評估,任誰都難以置信。

要評估區區台灣一島可有多少運量,並不困難。只要取得歷年台鐵、各國內航空公司及公私國道客運業者的統計資料,加以分析即可得到合理的估計。台高會草率到直接套用「政府的」估算?我不相信。

利息的問題

五大原始股東只能投入所需固定資產總額的 6.6%的資本,尚未包含日常營運的人事、油電及維修費用,其餘百分之九十幾都須向金融機構貸款,暫且不說因為沒政府擔保所致的高利率,就是以有擔保所能取得的較低利率,例如:1.5~2 %,每年也要約 80 億元利息。以 97 年全年營收 230 億元而言,利息就佔了 35%,還是高!

折舊的問題

與政府簽定的 BOT 合約是特許年限期滿後,所有台高資產無償交給政府或其指定第三人,準此,依 BOT 精神,資產的折舊當然是以特許年限為耐用年限,而且除了期滿前五內內所增購者外,全部不計殘值,依此計算折舊費用。

台高在其 98 年度股東常會議事錄上訴求說:「

高鐵 BOT 計畫適用的折舊原則,本公司必須在短短 26 年半的營運期間內,將總計約 4,800 億元的相關資產,全部攤提折舊完畢。攤提折舊受到特許合約的年限限制,無法合理調整為資產設計年限或使用年限。

何謂設計年限?舉例來說,隧道、高架橋及土建工程包括軌道等,設計年限為 100 年,這是依據興建時政府給的規範;而使用年限舉例來說,台中車站、左營車站、後勤維修基地等,以建築來說使用年限為 50 年至 80 年,而高鐵卻必須在 26 年半內全部折舊完畢,不僅扭曲高鐵資產的價值,也直接的影響營運績效的呈現。」

如果真的政府特准台高以他們所希望的耐用年限來重算折舊費用,那請問,到了特許到期移交時,台高帳上仍有高額的「未折減餘額」,那麼到時還不是要轉列為台高的損失?

金管會已於 97.12.24 金管證六字第0970069714號函核准台高主要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由直線法改為運量百分比法,98上半年的折舊費用 4,079 千元,不到去年同期 9,454 千元的一半。

預測時可以接受以直線法依特許年限計算折舊費用,等到「發現巨額虧損」,才想方設法,進行會計估計變動?我們真的不知評估時,台高的計劃書如何編製預計財務報表。既然變動如此大,難免讓人聯想到這些「民間」只是針對高鐵的「營運」來參與這公共工程的嗎?"
------------------------------------------------------------------------------------

我的質疑很單純, 就是認為這些專業的經理人應該要把高鐵的營運做好!


高鐵和高捷都是令人摸不透的產物

上禮拜和女友去高雄(台北出發)~查了查高鐵票價來回兩人共需4400左右

後來決定開車去!回數票買兩本用到還剩幾張算800元加了一桶油1100~回來又加了一些油約300

直接省一半~而且也沒開很久~開4個多小時而已

到了不熟悉的高雄想說坐捷運比較好~沒想到一路到民宿中間看到路邊一堆停車位!算了算~還是開車方便

貴到靠杯的高鐵+開車比較方便的高捷......還是開車比較實在
KATOOD wrote:
高鐵和高捷都是令人摸...(恕刪)


其實, 類似高鐵的運輸系統還是有存在的價值...因為:

北高的距離, 若是開車還是要4小時左右

有時候, 有些急事還是會希望能把交通時間縮短在1~2小時內...


不過很可惜的....
以前有北高航線, 現在只剩下一班飛機在飛.....

加上, 以前的班機還可以加減充當快遞 --> 貨運站可以收貨, 比較急迫的樣品/商品/藥品....還可以透過飛機快速送達

現在的高鐵, 就差了這一點點, 不過還是有應對方式 --> 人坐車, 親送....


將來若是沒有高鐵, 或是沒有恢復過去的航班數量, 那北高的距離針對會對交通時間造成影響....

------------------- 題外話 -----------------

高鐵有沒有考慮, 把一節車廂變成貨艙?

又或者是把某些班次變成貨車?

搞不好可以對營收產生一些額外的收益
id2437 wrote:
原本該到高雄的旅客都...(恕刪)


這真的是高鐵運量上不來的致命傷!!


=============================================

另外一堆拿高鐵造價跟捷運每公里造價比的,請認清一件事:全部工程造價不是只有軌道土木工程,場站工程、機電工程、車輛費用佔整體工程的造價有多少?

要不要拿整體造價/車站數來比?

要不要拿整體造價/車廂數來比?



我認為 整體造價/年載客公里數 會是一個比較好的經濟效益指標。
無~名 wrote:
今天的新聞說高鐵營運...(恕刪)


高鐵現在不知道怎樣了
我要當個毫笅孩!!
KATOOD wrote:
高鐵和高捷都是令人摸...(恕刪)


4個多小時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個很久的時間
對於行程規畫的安排也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況且也不是人人都會開車
或家家都有車開
pokerface wrote:
4個多小時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個很久的時間

台北高雄來回四小時,不是普通人可以辦到的

高鐵票價來回兩人共需4400左右
後來決定開車去!回數票買兩本用到還剩幾張算800元加了一桶油1100~回來又加了一些油約300
直接省一半~而且也沒開很久~開4個多小時而已


palmman wrote:
台北高雄來回四小時,...(恕刪)


所以坐高鐵就可以辦到了
  • 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