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難怪很少人要種田(水稻 就是米啦)~~~

andy2000a wrote:
以前有漂鳥計劃
但是
問題 是 該如何提升產業
...


九五二七 wrote:
漂鳥計劃反而是最不切實際的..
把一些不缺錢的人輔導成種田的人....搞笑嗎..
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是那些鄉下種田的農民吧...
....(恕刪)


務農真的很辛苦
若非農家子弟則無法深切感受

漂鳥計劃政策真的不錯,也是政府的美意
但是要一般上班族放下自己的專長變成漂鳥務農去
這政策的執行成果令人深思
雖有代表性的漂鳥常在媒體報章雜誌中受訪
他們的確很努力也令人讚賞
但畢竟是少數 也只有幾位代表性的人物

目前經濟疲弱不振
很多農家子弟離鄉背井在外工作
頗辛苦賺不了多少錢也要處處看人臉色
看著年邁的父母仍在辛苦務農
多少也會萌生讓父母退休而返鄉務農的想法
所以漂鳥計畫應當針對農家第二代實施補助
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實質的受惠
漂鳥計劃執行效果才得以顯著

畢竟農家子弟從小看到大
對於務農的甘苦與基本栽培技術至少都有初步了解
離開目前工作返鄉務農
一則讓年邁父母退休,享清福,享受三代同堂--也符合目前小地主大佃農讓老農退休政策
二則現實與理想的落差也不會太大
三則也或許之前工作經驗(行銷.資訊...等)可以應用於農業創新,創造農業新契機
這樣的漂鳥才真的是務實的漂鳥
這項計畫補助給這樣的漂鳥才能相得益彰

而不是大張旗鼓說科技人才放棄高薪務農去
等到深切體驗務農辛苦後才萌生退意
或者發現以錢賺得比現在務農還多
這樣的不切實際的農業新鮮漂鳥

關於小弟的淺見
不知大家看法如何?
種田喔.....
在某些層面上來說那是有錢有閒的人玩的事情吧!



請到台中Nova旁邊的空地去觀望一下......= =
那是在逃避地價稅嗎?!
g80022 wrote:
台灣就算不耕田,還有...(恕刪)


前提是你能接受越南米跟泰國米的口感

這些米都是偏硬偏乾的長米,適合燉飯

吃慣了台灣米叫你去吃越南泰國種的米,我想你會翻桌..
不知道要簽什麼...
現在農夫種田大多是不讓自己閒著
也不想浪費掉祖產
扣掉這兩個原因有哪個農夫是想賺大錢的??
現在種田說不辛苦也不辛苦-->大多有設備輔助
說辛苦也很辛苦-->光大熱天跟寒流就可以搞暈

從以前到現在,只有種"菜"才有機會賺錢
會種稻子都是不想讓田閒著
可是這個種菜又是相當大的風險
怎麼說呢?
遇到颱風/連續下雨/乾旱等等等因素欠收->價格好,但是也賣不到錢
遇到天氣好大豐收->量大價錢不好
大家搶種->完全沒價
那怎麼辦??
大家忘了有個輔導農民的叫"農會"
這個單位我一直覺的功能完全沒發揮
如果能由統一單位去規劃農民栽種,那就相對能保證市場價格
可是現在農會只會"建議",結果農民連鳥都不鳥
連全台哪些農產品種植面積多少我看農會都不知道

等老了,要去鄉下種"菜",不是種"稻子"
早期我也有誤會過農民不聽專家的勸導
一窩風的搶種
看什麼價格高就去種什麼,然後把價格搞爛了才在那哀哀叫

但在我實際參與農務之後
才發現事實並不如外界所報導的那樣

什麼季節能種什麼東西
這是固定的


舉高麗菜來說,要好吃就一定要低溫
山上或許可以一年四季都種
但平地只能選擇在秋冬

如果你不信邪,可以夏天去種看看

如果大家有觀察過,價格容易崩盤或暴漲的
通常都是季節性蔬菜

雖然每年都會上演相同的戲碼
但因為在那個時間點
具有經濟價值,能種的東西就那幾樣

至於農會輔導農民不聽

這有點像顧問公司那二三十歲剛畢業的小毛頭
該怎麼說服已經在工廠裡打滾了五六十年的老闆
你對於這產業了解的比他專業?

除非你的專業背景很好很強大
以及有相當高的交際手腕
並且親自耕作有塊示範農地之類的,讓人知道你並非只是在配合政府打嘴砲
不然要如何讓人相信你?

但通常許多農會的輔導人員
也是渾渾噩噩過日子,要輔導不輔導的
要聽就聽不聽拉倒......



以後糧食一定會出問題的啊
可耕地減少 土地過度開發
技術進步無法抵銷損失的產量

現在有石油輸出國組織 很屌啊
以後大概會出現糧食輸出國組織
沒有油不會死 沒有糧食...
rickiychen wrote:
前提是你能接受越南米...(恕刪)

我有得吃我就偷笑了!
有一天我陪我女朋友去全聯買米,
他媽媽指定了一款米,我心理想...應該是台x號,
結果一看...是泰國米,看到有點無言了!
這時候,台灣米跟進口米,台灣米品質好的都在國外甚至價錢更高,
而進口米,多半都有一定的水準才有辦法進到台灣銷售!
如今...,是市場讓台灣農民沒辦法生存!!!
到頭來,還不是多數人嘴巴的問題,而造就目前的台灣農業社會!
g80022 wrote:
台灣就算不耕田,還有泰國米、越南米進口!
還比台灣米便宜勒......(恕刪)


喔,看來你不是農家子弟..根本沒辦法了解種田的辛苦。
進口米便宜是吧?我看你有多少米可以進口!!
只靠進口到最後價格會被對方吃得死死的!!
還不如國人自己種植!!什麼都仰賴進口這樣真的好嗎?
你這種輕浮的回文,只會讓人看不起你而已!!
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心不正,永遠不正。
JerritMK wrote:
種田喔.....在某...(恕刪)

就某部分來說是這樣!!
不過就一般而言,撇開租農地給別人的佃農不談!!
真正種田致富的你看過幾個?
農民真的很辛苦...
小弟的老爸就是辛苦的農人..
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心不正,永遠不正。
家裡自己也有耕種,也了解現況。
所以說現在種稻米的農民很辛苦,很可憐我並不認同。
不談那只等著領休耕補助的。
就現在也在耕作的農民來說,誰的地可以大到一天工作八小時的?
其實休息的時間比工作時間多,一天工作不到一小時的多得是,有時天天休息的更多。
如果你要農民用一點新觀念,沒幾個人聽得下去。
聽到誰種什麼好賺,一下子全改種了,賠錢
要補助,要抗議;一個一個跑出來

以前,農家地大;除了種稻也要種菜養雞鴨。
現在地小了,只種稻還說辛苦?
四、五分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我老家隔壁那戶人家,差不多四分地種稻
剩一分種菜,再圈一點養鵝... (會咬人喔)
我小時候起床時是聽見他們在街上叫賣
現在菜給菜販賣。鵝有人來收購
他們這樣忙,到了下午也差不多空閒了
過去曬稻子很累,也會很癢,現在都用乾燥機了,連種秧苗也機械化了
到底有什麼辛苦?可憐?
要上班的根本也不用請假,只要交代播種的付了工錢就好了,收割一樣

問題在,現在大家的地都不夠大,而且機械化了
不用太多的人力,因此種田不能當主業,卻仍有很多農民把它當主業。
平均一天工作不到一小時,你要比照上班的薪水?

以現在政府的補貼方式,其實農民是多了一筆錢了
而農民可曾自己想過「第二專長」這一個名詞?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