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中視新八點檔- 光陰的故事

小弟比較不喜歡重口味的戲,所以這部戲的口味我比較喜歡。而且劇情走到這裡,也漸漸脫離眷村的背景了,只不過人是從眷村出來的吧!我覺得故事越來越精彩,走向也比較符合人性了。

人物並不一定都要勾心鬥角才有戲,單單純純描述人生中碰到的各種衝擊和面對,不是也挺不錯的?
這部戲我從第一集看到現在,最喜歡的就是黃嘉千+陳怡蓉母女檔,這兩位從前不是玉女嘛,尤其是陳怡蓉,天生就是個喜劇咖,之前演那些悲情角色辛苦她了~

這部戲我覺得有趣的不見得是眷村的部分,反而是些回憶的東西,比方說背景因為常常會出現一些而熟能詳的民歌,電視上會出現大執法或晶晶,吃的東西是罐裝可樂或是維力炸醬麵,偶像是林青霞或林鳳嬌,參加歌唱比賽可不是星光大道,是六燈獎.

也許好看的不是連續劇的本身,而是自己小時的回憶.
總之是5.6年級小時後的回憶.......
1.被望子成龍的父母逼得"唸書唸到頭殼壞去"的小孩..
2.高中談個小戀愛被罵的頭破血流......
3.不念書、不聽話....去念軍校...
這不都是小時候身邊常有的事情嗎!!!
將當時社會的各種樣板,巧妙地湊在一塊...
有時平凡的題材,反而容易引發共鳴!!!!
想想當初三台時代的"包青天"為什麼可以演到欲罷不能.....
chiang:人願意把15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你.......想想自己何德何能啊!
只是每天2小時實在太長了點
但還是忍不住天天守候....

重點是假日不重播
陳怡蓉超可愛+1
整部戲最喜歡看的就是有他跟孫媽出現的時候,
一整個歡樂啊~
希望她以後能多接點喜劇,真的是笨的太自然可愛了~
Luke Hsu wrote:
整齣戲是眷村中發生的故事,但其中有許多的時代回憶和純樸民風(騎腳踏車、做家庭代工、六燈獎...)是不分族群的。那個時代經濟上雖不寬裕但有向上進取的氣氛,大家普遍相信只要努力未來會更好。有人喜歡現代偶像,也有人愛回味一下復古小品。這些面相都很正常,不需從族群的眼光來看,說什麼特殊族群,否則客家戲、原住民等的戲是不是也難引起閩南大眾的共鳴?

是這樣嗎?這其實只是"眷村劇"而已.是屬於特定族群的,當然不可否認,眷村也是台灣的一個獨特現象,但是他們的確是一個特殊的族群.不需否認.至於正不正常,我認為是個人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解讀.
前幾集很用心,挺好看的

懷舊風的八點檔這不是第一部就是了(記得以前有一齣,主角是寇世勳與方文琳)

不過現在劇情為了延長集數與兩個鐘頭,已經稍有下坡,所以就沒有再收看
自從開放黑名單功能,我看不到火車文跟飛機文了耶,萬歲!!
老實說~前幾集很爆笑每天都等著收看
現在不怎麼想看了
雖然自己不是外省人
也不屬於那個年代
不過這部連戲劇
很好看是真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