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對眷村的回憶!

dumby wrote:
如果你說的紀錄片, 是要記錄戰後的點點滴滴, 那就真的要老人家來說了.
過去, 許多歷史的當事者, 隨著時間凋零, 一些大小事的真實情形也沒被記錄下來. 就任由後人胡扯亂扯, 有個影子就生個小孩出來.
現在有人在做這些眷村的田野訪談記錄嗎? 說不定也可以拍個 眷村七號 出來.
...(恕刪)

對 就是紀錄戰後撤退來台的心路歷程
希望由很多個老兵口述 紀錄一下歷史的過程
這會比較真實 也留下一個見證
我老爸說 他們除了生小孩不會外 其他什麼都會做
為了活下去 什麼都吃 連墳墓也敢睡
我連吃個麻雀都哇哇叫了 何況啃樹皮吃其他!@#$%^&*()的東西

不過好像沒有人在拍這種紀錄片

dumby wrote:
記得屈中恆, 庹宗康 在他們以前演的電影中, 就是眷村小孩的代表. 有很多眷村的樣貌....(恕刪)


庹宗康跟我是同一個村子的

他小我一屆...這樣知道我幾歲了...


rosemoliere wrote:
同樣都是二代 可是年紀差很多
變成三代還會跟二代玩在一起


嗯..我兒子跟我老婆哥哥的小孩只差4歲


seatree wrote:
對眷村最大的回憶,就是很多眷村的民宅裡,都有便宜又風味獨特的家常美食,對學生來說都是很棒的店,很可惜這些食物都隨著眷村凋零了。


奇怪的是,我在大陸也找不到這些食物..



downtownno1 wrote:
油和米+1有油票和米...(恕刪)

網址不知道會不會被認定成為特定網站宣傳
你可能改一下比較好喔
不然被砍就糟糕了
dumby wrote:
記得屈中恆, 庹宗康 在他們以前演的電影中, 就是眷村小孩的代表. 有很多眷村的樣貌. (片名都忘了)

要拍眷村的故事, 找王偉忠也可以, 我和王偉忠是同個眷村的...
敗家不歸路, 越走越恐怖
話題繼續轉回眷村....


因為我住的眷村外省人比例很高,以前又不太能說閩南語

所以我的閩南語講的有夠好笑

據說在公司排名第2,第一是我們老總.....一個50多歲的眷村2代
小弟也是眷村長大的,看大家描述以前的生活,很多回憶在腦海裡浮出
國中搬來台北後,只剩下房子在那裏了,每年爸媽都還是會回去2~3趟
順便詢問一下,小弟是東港大鵬村的,版上有大鵬村或是官舍的嗎?

'
小學時侯
每天放學回家第一次要作的事
就是幫媽媽縫鞋子貼補家用
一直縫到小學畢業
媽媽到工廠作事為止
我們那個巷子家家都一樣


我是住中壢的眷村
小時候住在外婆家很長一段時間 -- 台南的眷村。我沒經歷過民國40-50年的眷村,孩提有印象已經是民國60年後的事了。

幾個小回憶,分享一下:

食:
每個月都有人開著車來發米跟油鹽,要用糧票領(正確的名稱忘了),不知道為什麼那個米真難吃,除了有怪味,還有很多的黑蟲,吃飯前都要幫外婆把米裡面的蟲、石頭、稻殼...挑乾淨。我最喜歡家裡有客人來的時候,家中會吃正常一點的「白」米飯。

衣:
我是沒穿過也沒看過麵粉袋改造的年代,可是我的制服,是老大->老二->老三的,有的是鄰居大哥10年前穿的,一路交接下來的,穿到我的時候已經是縫縫補補的,光是褲襠裂開,在我小學的生涯中就不知遇到幾次。
我那老媽,手工真差,泛白的卡奇色褲子,可以找一塊深卡奇色的布來補,小小的一塊,可以補個15公分見方,為的是怕你下次再補。雖然現在這樣是很新潮啦,不過當時真的沒穿過嶄新的制服。

住:
會住在外婆家,是因為外婆不讓我們搬走,主要是老爸那時在外島,把一大家子抓在眼前,外婆比較安心吧。
老實說,眷村的環境實在不是很好。村子口總有幾個大哥哥在把守,好像在維持秩序似的,遇到外地來的阿飛總要「調查」戶口一下。這點很奇怪,我們村子的大哥哥也很喜歡到別的村子去探險一下,別的村子也會「調查」我們的大哥哥。

行:
當時一般人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腳踏車吧!!
那年我4-5歲吧!!舅舅借了雜貨店的公路霸王,那種很大台的腳踏車,載著我去找朋友,吃完午飯就出門,到傍晚才回來。根據舅舅的說法,咱們舅甥倆騎到了高雄縣<---不知是不是唬濫。不過南台灣七月的午後,還真不是開玩笑的,咱舅甥二人回到家,已經像個熟透的螃蟹似的,我媽到是沒什麼,不過舅舅被外婆唸了好幾天。


問過幾個朋友,他們的老爸跟老媽當年在大陸都是金山銀山的,每個都是望族之後,男的是文質彬彬的書生,女的都是大家閨秀。這點我很懷疑,可能出自於善意的謊言,讓自己的小孩覺得出身不低;另外就是,對於故鄉的思念,老家的窩窩頭可能都有沙鍋大...


基本上,那個年代竹籬笆內外的生活都不是特別的好,真的要比去跟原住民比好了。
不過,那時的生活感覺還蠻快樂的,人跟人的距離比較近,也比較「單純」。
對小孩子的我們,看個小鹿斑比,吃個燒餅,就可以讓我們爽個幾個月<---老爸幾個月才回來一次。




對眷村的回憶
1.一堆外省口音的老伯伯
2.東西好吃又便宜
3.鄰居超和睦
4.放學後跟同學到處撒野
我台語也講的不輪轉
不過我家以前的眷村
有些伯伯娶了講台語的媽媽
有些伯伯娶了講山地話的媽媽(山地話這詞在這裡不具貶意)
還有些是娶了我也聽不出是什麼語言的媽媽
語言聽久了 就會知道意思
像我媽以前也是常用台語罵我爸
我爸都聽的懂
我爸罵我媽 我媽都假裝(?)聽不懂XDDDDD
我去鄰居家玩 鄰居伯伯在教鄰居媽媽煮菜
教不聽的時候 伯伯還會用台語念他老婆 現在想起來就覺得滿好笑的
我自己雖然講的不輪轉 但還是會講也會聽
山地話我是聽不懂 但是我的口音卻把這個腔調學起來了
國小因為正音 講國語還算字正腔圓
愈長大 腔調倒變成台灣國語跟山地腔混雜了XD
現在算是有改掉山地腔
不過台灣國語已經改不掉了 哈哈

因為我們眷村有原住民
所以喝酒是一定會有的啦
喝酒的小菜 當然就得是炒蝸牛了
以前這道菜可是珍味啊
蝸牛炒九層塔非常非常非常的好吃
不過千萬別看取蝸牛肉的階段喔 我覺得很噁心

看了漫畫漩渦之後 我不敢吃了 XDDD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