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鐵道史

佛貝魯男爵 wrote:
話說日本人建鐵路是為...(恕刪)

內灣線是戰後建造的

日本是不是真心對台灣人好, 看看教育就知道
台北工專, 台中一中 ... 日本人建的
但時日本人與台灣人的在台人數比例懸殊 , 而入學人數比例也是懸殊 ... 只是跟前比例相反
1922推日臺共學, 學生人數才達到 5 : 1 這種水準 (當然日本人是 5)
....
所以有人問日本人在台灣蓋鐵路幹嘛? 這還用問嗎? 經過樹林就砍神木, 經過甘蔗田就載糖 ...
來為劉銘傳平反一下!

大約十多年前, 個人讀過洪致文"老師"(現在真是老師囉!)關於台灣鐵道的書後
也曾覺得清代劉銘傳所建的台灣鐵路, 實在蓋得太差了!
(還好只到新竹, 不然以日本人標準, 如果蓋到台南要拆掉重蓋的地方更多!)
但近幾年, 在讀過吳小虹前輩的"重回清代台北車站"一書後卻有了不同的想法!

吳小虹前輩在他尋找清代位於大稻埕的台北車站過程中
用了許多科學的方法來驗證與考據, 並得到許多讓人驚訝的事實:
如清代的大稻埕車站, 竟是如同歐洲終端站常見的棚式月台一樣
可讓整列火車與等車的旅客都在棚內, 不致受到風吹雨淋!

平心而論, 清代這段鐵路後來被日本人改線的部分:
包括廢棄的獅球嶺隧道與經由龜崙嶺(今桃園龜山, 即台一線公路)的路線
都是基隆與七堵; 台北與桃園間最短距離的路線
只是因為其坡度過大而被日本人放棄, 進而改線重新建造
以現今鐵道標準來說, 這種坡度連汽車都爬得很累了
怎麼會讓火車來爬? 但當初幫劉銘傳規劃的歐洲工程師為啥沒有反對呢?
我可以說他們也是其心可議嗎? (想說這樣蒸汽火車頭壞得快, 以後可以多賣幾台給他?)
前面有人提到1895年日人接收台灣後, 對清代台灣鐵路的印象極差
除了抗日分子對鐵路的破壞, 大概也是因為當時火車頭都被這種爛路線搞得差不多了吧!
畢竟清代古文記載, 當時從台北到新竹車程約需半天, 但其中並沒有要乘客下來推車的紀錄喔!

另外前面有提到七分軌, 其實就是三呎六吋(1067mm)的軌距
清代劉銘傳就採用了這種剛好與日本一樣的軌距
我猜會採用這種軌距, 多半是當時歐洲來協助設計興建的工程師所推薦
主要是為了適應台灣與日本島國多山的地形
(可依地形需要鋪設曲線半徑較小的急彎, 而不是窄軌本身爬坡力強!)
阿里山鐵路採用更窄的二呎六吋(762mm)軌距也是因為相同理由

後記:
目前關於清代劉銘傳所建造的台灣鐵路, 其歷史紀錄大都源自於
明治四十四年由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所出版的"台灣鐵道史"一書
但就像是國民政府來台後, 曾試圖把許多日治時期的建設功績給掩蓋掉
這本在日據時代所完成的鐵道史, 也很有可能為了當時統治者的主觀意識
而把前朝的重大建設講得一文不值!

雖然在下念的是理工組, 但我永遠記得高中歷史老師曾對我們學生說過:
如果想研究台灣與大陸之間的歷史, 你千萬不能在台灣或大陸研究;
因為兩岸間的敵對狀態與各自的主觀意識, 都有可能會讓你得到錯誤的印象與資訊
以致研究的結果失之偏頗!
最好是能到第三地(美國或日本?)研究, 較能得到客觀的認知與原有的事實
套用在改朝換代的時間上, 又何嘗不是如此?
15個字 thanks!!!!!!!!!
15個字 thanks!!!!!!!!!
15個字 thanks!!!!!!!!!
只要不要人身攻擊, 自然就可以很安心地討論.

台灣其實有很多有趣的歷史.
所以我現在很喜歡講古.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wrote wrote wrote:
我大概知道為什麼會搞錯一中跟二中,

拿台南的例子來說, 本來二中叫做一中, 是日本人念的. 而一中叫做二中, 台灣人頂多念這裡.

光復以後, 憑什麼日本人可以念一中呢? 所以硬把兩個名字互調, 就變成現在的名字了.



這是老一輩說的, 當然中間可能有些誤差, 不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同樣支持 Dearjohn, 大家別在這邊吵又害他停權了, 看他的文很有意思 ;)

WeihsiuChen wrote:
同樣支持 Dearjohn, 大家別在這邊吵又害他停權了, 看他的文很有意思 ;)



雖然我對鐵道半點興趣都沒有

不過他的文章算是有內容的

誰只會打嘴炮, 明眼人一看就曉得了

暫時不會嘴砲了吧.

可以安心討論沒關係.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台北橋常被沖毀, 會不會是因為台北常淹水?
以前是古台北湖說.

所以當初日本會放棄台北, 全力建設高雄應該也是這個原因.

當然沒有想到二重疏洪道跟員山子分洪.

以前三重常淹水.

台北是很好的碉堡, 但是不是一個好的首府地點.
台北的環境是盆地, 不利都市的發展.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