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公務人員和外面工作的比, 本質上就不一樣了, 有些人就是喜歡穩定的日子, 不是每個人都要出去賺大錢
快10年前還在北工唸書時, 曾經問過教電機的老師: " 老師你們能力這麼強, 為什麼不去科技公司工作領配股和紅利? "
老師的回答是: " 我覺得我自己不是那樣的人, 不適合那樣的工作"
你說軍人好了, 陸軍官校的標語在你入學前就看到了: "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升官發財請走他途 ", 你要發大財, 就別幹軍人了, 自己選擇的路自己承受...各行各業都是這樣, 如果教育只教學生哪有錢賺哪有頭路就往哪走, 那真的會很沒有希望... (抱歉 扯遠了)
以前景氣好的時候, 大家的錢都往股市投, 我父母的現金則全部在定存裡, 那時的定存率高得嚇人, 但說我爸媽呆, 不去玩股票賺更多的人有的是, 但...每個人的選擇不同
有些東西賺錢, 但你不見得賺得起, 實際點 尋找自己的利基比較重要
小弟民國八十一年入伍(年資起算)
八十六年廢除優惠存款,就是八十六年以後入伍服役的沒有優惠存款
所以我有大約五年的優惠存款年資,大約四十六萬
我想這是歷史的包袱
可以領這些費用的人是逐年減少
就請四方大大放過這一些奉獻自己青春寶家衛國的軍人
在早期根本沒有人願意當兵,經濟起飛的台灣,做啥都賺錢,政府為了留住軍公教,所定的留人政策
不然誰願意奉獻自己的青春
現在因為經濟不景氣,反而把當年的政策提出抗議
軍人是規定不可以有社會運動,因為怕暴動
但是他們沒有加班費,二十四小時待命,沒有人權自由
如果上街頭,我想台灣這個地方下場應該很恐怖
所以這些用自由換取金錢的人,不要抹滅他們的貢獻
當然優惠存款也並非沒有上限,印象中最高只有一百二十萬
並非無限上綱
另外優惠存款本金一樣可以動用,反正這個戶頭只有上限沒有下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