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日本人重考多次就是為了上名校,為什麼台灣見不到?

要得到幸福, 要兩個人攜手到東京大學的安田講堂.

我還真的有一次, 特地去安田講堂.
講堂的正前方有一條道路, 門口有 Family Mart.

話說那個浦島景太郎重考了好幾次, 最後與成瀨川奈留一同進入東京大學.
(雖然我比較希望是前原忍跟他一起)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官方說法 wrote:
前年去了一趟日本東京.路過東京大學..啃~那種氣派跟氣氛...(恕刪)

我覺得東大的硬體建設不算差 但要說氣派跟氣氛 台灣絕對有可以相抗衡的學效
安田講堂:

操場:

某棟大樓:

另外貼一張東京女子名校 御茶水女子大學(聽說校內禁止拍照 被一個英文不錯的女大生制止了)
這間學校就真的一點都不漂亮


VS 加拿大與美國的學校

UBC:

SFSU:

Stanford:

Berkeley:


同場加映 我的母校 個人覺得沒有輸東大很多阿

國中的時候第一次去我母校郊遊時照的
leecc6256 wrote:
台灣也有的很多非台大...(恕刪)


+1...

我阿姨的三個兒子,算我表哥吧..10多年前就都為了名校重考過

大的 先是考上陽明醫學院,不讀 重考一年 沒台大醫學院不讀 底子好所以一年後考上

第二的 先是考上台北醫,也不讀也是沒台大醫學院不讀..也是次年考上

第三的 也是先考上陽明,不讀 重考一年同樣沒台大醫學院不讀 一樣次年考上,第三的還去日本留學,前年回國吧



很屌的........三兄弟躺著幹了...XD

我有一家大學隨便個科系我就讀了,還挑三撿四的
我覺得樓主發文很有趣,顯然犯了『以偏蓋全』的毛病

『日劇、漫畫』
大多是『針對特定人、特別事件、單一事件』加以鋪陳(任何戲劇都是如此,否則反應真實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戲劇,誰要看)


所以『不可能』日本人很多都是如此

我猜測頂多『1~5%』的日本人會這樣做

但是樓主把這『1~5%』日本人當成『100%』的日本人

當然有這樣錯覺以為日本人比較重視好學校


就像前面一些發文可知台灣也很多人有這種毅力鬥志


難道台灣『很多人都會為了考上好大學而重考嗎?』
我想有,但是不多,但也不會比日本人少

小弟認為樓主真的『以偏蓋全』而且『以為漫畫、日劇是真的



個人感想
就是因為現在滿地都是大學生
唸好的學校變的更重要
重考有什麼好丟臉的?
等到以後有能力賺錢,誰管你以前重考幾次...

然後也不要說以後都要考研究所,大學就隨便找一間唸
大學教授也是會挑學生的好嗎
教授幹麻不選那種在好大學紮實訓練4年的學生
偏偏要選你這個平常在混,只靠補習上來的...

最後
不是說只有唸書才是最好
各行各業要做到頂尖,也是要跟別人競爭的
既然都要競爭,何不當學生的時候就努力一點...
當然,若真的沒唸書的天份
就趕快找一技之長吧...
7分就上了,請問重考是因為只有5分嗎?
第一次1分,重考後2分,再重考3分...
RINALOVE wrote:
常看日本戲劇或漫畫會...(恕刪)


電視戲劇及漫畫看看就好

別太當真~~~
讀到台大然後比較會污錢嗎?

那我寧願不讀書!!


我手下也帶過台大研究所畢業的工程師,憑良心說,不見得比私立科大的工作能力強,
或許強的只是會多幾個豆芽菜如此而已,
當然這是我碰到的,不代表全部人
我相信台大畢業的素質比例還是高一些,但是差的也很多就是了
以小弟重考一年
重考班打工半年
跟班導喇賽多年

得知的訊息是
儒林 的第一名 大約補了七年 不過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通常 一百個重考生裡面會有十來個考第二年 重考第三年就比較少了

不過近年來重考生有 年齡提高趨勢
越來越多 大學畢業 再回來考
不才小弟也是其中之一

甚至有四十多歲重考

小弟現在班上 有一個四十多年次的退伍軍人
一個學弟 三十幾歲 竹科不想待 重考進來的
我們班大約有一成 是念過大學
藥師 醫檢師 碩士 甚至是博士 也是有滴

不過說起來 考後中後醫 才是可怕
三年是常態
七八年也是有見過

只能說 工作難找啊
我以前的大學同學有四五十歲的.

當然是唸完其他系, 出了社會,
後來才回來唸的.

那些教物理化學的老師都要叫他學長.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