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面加特效加音效的電影,搞笑的談話,一堆莫名其妙被塞到劇情的人物,必須點到幾個歷史環節,最後那一 隻白鴿。以4年沒入電影院,加上看了、玩了各式三國故事和電玩的我而言,小弟還是會去看下集啦!看到各位大大對於電影的感覺,如果大導能看到,相信我又可以看到好看的電影了。 相信有娛樂到就好了
auroraxxx wrote:劉備:「公瑾文武籌略...(恕刪) 當然不可以,古代人的場面話你也相信喔那何況還是作軍事謀略的人跳下去打三國人物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這樣愛一個人下去自幹我看一堆人在三國初期就可以死光光了
water1001 wrote:那麼劉備就改劉玄,關羽改關雲...........<全國電子,就甘興A>.......(恕刪) 以後就會有個冷笑話叫做..請問誰在某場戰役中救了干興一命...答案是 全國電子因為全國電子 救甘興A.....
編劇是很大的問題,沒有編出真正重要的橋段大概連三國演義都沒看完就亂編...個人覺得要真正拍出"赤壁之戰"的精髓,至少要三集...第一集 從三顧茅蘆-隆中對三分天下-孔明火燒新野-趙雲單騎救主-張飛長板橋一夫當關尤其是孔明出山助劉的心態轉變絕對是重點,不過我看金城武演不出這一段深沈的心理變化第二集 從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火攻欠東風-七星壇借風孔明跟周瑜的互動是主戲,但絕對不是想兩個GAY在對戲周瑜的心理變化絕對是重點中的重點,孔明的天縱英才反而是綠葉當作一種對比,從一開始輕視孔明,之後半信半疑,最後害怕孔明,以梁的演技應該沒問題。說到這,突然覺得孔明應該給劉德華來演,以兩人在無間道中的表現,應該可以把周瑜跟孔明兩人之間既對立但又惺惺相惜的矛盾詮釋出來。第三級 前段是赤壁大戰,既然要拍,大戰的場面至少要能跟"魔戒"不相上下,否則豈能對的起我們這些三國迷。中段的重點是孔明智算曹操和關羽義釋華容。關羽的演技就重要了,我不想看關羽有多英勇但是我多麼想看,關羽手持掩月刀腳踏斥兔馬一夫當關就讓曹操嚇到腿軟的那股氣勢。關羽的心態變化絕對是演員要表現的,這是義氣(死)與軍令(生)間的抉擇後段是孔明三氣周瑜-周瑜大喊"既生瑜,何生亮"結束整個赤壁
ptt上有網友解出小馬為何叫萌萌了請看下面:《赤壁》中,諸葛亮接生小馬“萌萌”的過程,被觀眾評為最“雷”人的片段。許多觀眾搞不懂,小馬為什麼因為“出生在荊楚(湖北)”,就要叫“萌萌”呢?迷惑的不僅是觀眾,作為《赤壁》編劇之一的陳汗,也同樣被“萌萌”這個名字搞懵了。 陳汗告訴記者:“你現在看的《赤壁》一共有四個編劇,包括吳宇森、盛和煜、郭箏和我。我是最後一個進組的,在劇組跟了三個月,邊拍邊改,一直到9月才離組。小馬的名字在第一稿中叫落月,不過導演不喜歡,他覺得這個名字太有武俠的感覺了,最後在另一個編劇的建議下,改成了‘萌萌’。說真的,我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叫‘萌萌’,會不會‘萌萌’這個名字在湖北比較大眾化?”不過,已經有熱心網友幫著搶答了。網友說,《禮記·月令》曰:“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句者畢出,萌者盡達。”意思是,這一月生命之氣鼎盛,陽氣彌漫,草木裡曲的直的都冒出地面,勃勃生長。鄭玄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萌者,帶刺的直條灌木。荊,又名楚,帶刺的灌木。所以,萌,也就是“荊楚”。周瑜的意思是,荊楚的馬是“萌”的,也就是“直”的,不會“句”於曹操(委屈於曹操之意)。大家了解了嗎
八卦陣法 離九(南方景門) 巽四(東南杜門) 坤二(西南死門) 震三(東方傷門) 虛五 兌七(西方驚門) 艮八(東北升門) 乾六(西北開門) 坎一(北方休門) 解法要安全通過此陣,須遵照以下的安全路徑 ﹕休門→死門→傷門→杜門→虛→開門→驚門→升門→景門所謂的八門陣有可能是後世假借易經與陰陽道為名目所推出的一種防禦工事,寄望以防禦工事與少量的戰鬥人員達到遲滯敵軍的目的。八門是八座防禦陣地,彼此有通道相連,雖然通道相當多,但是真正能連通所有陣地與安全通過該防禦工事的通路只有一條,就是上面提到的安全路徑。在八座防禦陣地內,建有拒馬、壕溝、地道、土牆、箭樓等,並有守備陣地的士兵,而在連絡各陣地的通道上,只要不是安全路徑,那麼就會有陷坑、絆網、竹刺、鐵蒺藜等等會妨礙軍隊行動的配備。如此,以陣地、陷阱、守備隊組合成一座防禦工事。
從小就受到三國演義的薰陶(其實是受到光榮三國志的影響)。和大家一樣,對於三國的故事其實是相當的耳熟能詳。就衝著這點,赤壁是今年必看的一部片(或者說兩部,因為分上下集嘛)。星期六很熱血的到了電影院把片子看完。雖然之前就已經聽過一些人說難看了,而且網路上這部片也被批評到不行,但是看完之後,其實我還蠻喜歡的,加上娛樂性質頗高,尤其是關羽,整個就是一個帥,完全沒有辜負我心中關羽的形象(雖然矮了點,瘦了點...) 胡軍的趙子龍雖然長相不夠帥,但是白盔銀甲的形象相當符合(至少比劉德華的英軍+日本兵好100倍),空中接飛槍不知怎麼地讓我想到魔戒的弓箭手。張飛寫書法也頗令我驚喜,因為有流傳張飛善書畫的說法,算是加入了相當廣泛的元素。對於小喬的存在與否,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為什麼硬要加上她呢?難道純粹只是為了給第一名模一個站上大銀幕的機會?或者是給男性觀眾的福利?直到曹洪看到曹操對那個歌姬的態度脫口說出的:"原來大哥打這場戰是為了一個女人" 我才豁然開朗。稍微了解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為了說服周瑜曾經撒了一個小謊,就是曹植《銅雀臺賦》中的"立雙臺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攬二橋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硬是把二橋跟大喬小喬扯上關係。在吳宇森的赤壁中就把這段拿來應用,於是小喬的存在就變得相當合理了。所以嚴格說起來小喬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應該可以這樣解釋吧。這部片我最無法接受的反而是甘寧變成甘興...甘寧老師變成甘興老師,這樣一點也不威阿!!
瑜用呂蒙計,留淩統以守其後,身與蒙上救寧。甯圍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戰。瑜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脅引用至三國志·吳書·周瑜等傳他是不是謀臣還是會下去砍殺的類型我只能引用類似的傳記來獲得可能的答案而不是一句自己覺得它是謀臣就不能出現在前面的觀點這不是在說電影的討論串嗎??我只求歷史電影有娛樂就好真實性不是我在乎的跟我提出他個人的傳記來證明電影中他會下去砍砍殺殺的緣由需要有關聯??意義??我的個人要求與答案需要有蝦咪意義??只不過是拿點東西分享一下電影呈現出來那一幕有跡可考既然認為他不能下場開無雙拿出點證明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