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問你印象最深刻的國文課文是什麼?

如果沒有學過你自己如何會認為以後對自己沒用?或是用不到?或沒興趣?
除非你走到後面的結果才能斷定你到底用不用的到?

我相信很多學生會認為不論是國文古文英文物理化學數學她都用不到,那該怎麼辦?

認為考國文學古文是在浪費青春?這是那位立委以自己的認定去推定所有人的認定....
難道對國學、古文有興趣的人是死人嗎?如果這是他們的強項,這位立委為何要剝奪他們考試的競爭力所在?
frank7488 wrote:
如果沒有學過你自己如(恕刪)
我沒否定國文的教學
我的文章你再看清楚吧。

至於某某科目是某人的強項,所以不應該剝奪他的考試優勢
關於這個論點
如果這個科目,對某科系 (入學考) 或某職缺 (國考) 是無關的
那麼不考這個科目本是天經地義
那麼也就不存在優勢剝奪這回事
雅量跟木蘭詩
高中時,國文老師解講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古人沒有電燈,不會熬夜做家事,而且洗衣通常都是在河邊,在井邊,怎樣的情況才能萬戶擣衣聲呢?

這是怎樣的一個場景呢? 好壯觀啊 hmmmmmmmmmm
記得「僧推月下門」跟「僧敲月下門」的典故,就不會忘記「推敲」這個詞的意思。這類歷史與語彙的累積,會形成特有的文化。
大家能想像得到,未來聽得懂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卻聽不懂別人叫你「淨壇使者」「二師兄」嗎?
雅量的綠豆糕我記到現在,還有再別康橋跟髻
一對金手鐲、兒子的大玩偶。
ace0156bbb wrote:
請問你印象最深刻的國(恕刪)


王勃的滕王閣序.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全篇七百多個字, 卻發明了29個成語, 流傳千年
王勃在寫完滕王閣序, 南下探望被貶官到越南的父親, 北返之時, 溺死在廣州

僅僅活了26歲.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環顧今日,不勝唏噓....
林紓 蒼霞精舍後軒記

殘針一 已鏽矣 和線猶注扉上 則亡妻之所遺也。
嗚呼!
前後二年 此軒景物已再變矣。吾非木石人 寧能不悲!

----------------------------------------------
學生時期讀這段一點感覺沒有
日前 在整理舊物時看到過世母親的東西

紅了眼眶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