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回想眷村的生活回憶錄

生活不在眷村附近,倒是小時候,隔壁住著一位年紀大的山東老兵爺爺.
每逢年節,很喜歡去看他做饅頭,從和麵,揉麵到蒸饅頭.蒸籠散發的白煙和饅頭上面那顆甜甜的大紅棗,到現在都還印象鮮明.
還有涼拌小黃瓜,他做的過程簡單,放的調料也簡單一般,但就是美味.現在也會自己做來吃吃看,味道卻怎麼都不一樣.
淡淡的悲傷 wrote:
生活不在眷村附近,倒(恕刪)


小時候都會去清大建功路工兵營旁那買大饅頭
老兵手做的方型饅頭
超有嚼勁的
現在買的饅頭和以前的都不一樣了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simonsu8879576 wrote:
呵呵呵...您是哪個(恕刪)


Nothing
simonsu8879576 wrote:
呵呵呵...您是哪個(恕刪)


我是五年一班的,這是我個人的經歷與感受,也說的是竹籬笆裡面的事,淪為爭辯,非我本意.

我家老爺子是不同於一般的老芋仔,至今,即使我在創業的那段日子,也沒有像他這樣勞心和勞力.初退伍,為了養家,他先找到一個在台北當警衛的面試,記得那天晚上,他將部隊留下的舊軍毯綁在腳踏車後面,就往台北騎去,隔天,接近傍晚,他回來了,沒多說話,就說被請回,老闆娘嫌他不會說閩南語.後來,飛利浦在竹北設廠,他才有機會,混口飯吃.

警衛薪水微薄,不夠家用,他就找聖誕燈代工,由於他的誠實,工廠慢慢地將他他做為"包頭",後來是愈做愈順,但是他還是繼續當警衛.早班到三點,他就三點做聖誕燈到半夜.中班三點開始,他就先一早做聖誕燈到中午,打個盹,再去上班.晚班是九點,那一整個白天,他還是沒閒著.自然,我們三兄妹,除了上課,基本上就是幫著做..

這樣,一直做到我大學畢業,當兵,出國留學回來才停止.可是是被迫停止,因為產業外移到大陸去了..

說實在的,諸多的退伍軍人,他並不是唯一一個"誠實"的,重點是他的認真負責,我印象很深的是,當我和老爺子兩個一前一後扛著電線和燈珠挨家挨戶的送貨和收貨,總是不會少見他昔日的同僚,搬個板凳,捧一杯茶,蹲坐在他們門口,冷眼旁觀或是說風涼話,說什麼"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

十幾,二十幾年過去了,那些人還是蹲在門口,瞪那雙冷眼,話語卻是愈來愈酸,可是我家老爺子更富裕些了,子女的教育是愈來愈讓他們羨慕,忌妒,恨了..

最後,我們似乎成了"公敵",因為我們不跟他們一起懶和一樣拮倨,我們幾個小孩沒去讀軍校.我也開始避開那些一口濃濃鄉音的老杯杯.
Jelly99 wrote:
我是五年一班的,這是(恕刪)


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的家庭代工
都是做聖誕燈泡代工
有的做燈泡銅頭的玻璃內襯加工
也有串燈泡
還有做燈泡測試
其實小時候幾乎都幫忙過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Mr ciprino wrote:
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的(恕刪)


那是個美好時光,有的家長認真,而家中的小孩,都體恤家裡,客廳即工廠,大家都把家當成自己的.很溫馨的眷村寫照.
不知道是否正確,我一直認為,
大滷麵,加了醋與胡椒粉,就變成了酸辣麵。
雷阿斯
rex560810 wrote:
大滷麵,加了醋與胡椒粉,就變成了酸辣麵。

呵呵呵...
不知道有沒有網友記得,民國7、80年代之前,酸辣湯既不酸、也不辣。
----------補記----------
詳細內容
simonsu8879576 wrote:
呵呵呵...不知道有...(恕刪)


其实回忆的都是满满的,回不去的往事

打卤面和大卤面都有用

其实是一个东西

简称卤面

抢锅面我怀疑是炝锅面


可能当年的人文化程度有限,

只知音,不知字

以音定字了
謝謝你激起我對眷村的回憶!
想起小時候沒帶鑰匙都直接翻牆進家裡...
以前大家都很互助呢!一個村的都認識
現在還有用臉書聯絡呢!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