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大學面試

看來少子化的現在,
依然有很多學生沒有理想的學校可讀
我朋友小孩在美國出生一路玩到大
中學時期都在玩GAME
然後要讀大學了
居然是媽媽覺得讀醫學院出來可以賺大錢
就去申請 然後就開始讀醫學院了

不過因為程度不夠跟不上 一年就轉系了
申請入學制淪轉系跳板? 教授:學生面試像詐騙

2016-05-28 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大學申請入學學生入學後大批轉系,讓大學教授忍不住發難。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尤煌傑日前在臉書發文,指出哲學系學生今年有近五成學生申請轉系,是一個令哲學系最不堪的日子,他感嘆申請入學制度是一個天大笑話,破壞認真辦學的學術單位,學生當初面試、讀書計畫內容,如今看來像詐騙集團一般的伎倆。

尤煌傑指出,今年輔大哲學系申請轉出的人數破歷年之最,共有57名學生申請轉出,其中一年級生44人,二年級生12人,甚至還有大四生,這些學生共申請轉入校內其他19個系組。這些轉系學生入學時有28人是透過申請入學錄取,1人是繁星推薦,2人是分發僑生,還有1人他系轉學生,另有25人考試分發。

輔大哲學系目前約有120多名學生,過去哲學系平均每年僅15人到20人申請轉系,今年卻高達57人,等於哲學系一整個班的學生數。尤煌傑說,光看提出申請轉系總人數,等於半數學生都學非所願。

尤煌傑表示,現在的多元入學考試,要讓學生個個進入理想科系的設計完全破功,轉系機制嚴重破壞一個認真辦學的學術單位。

尤煌傑表示,哲學系訓練學生的邏輯思考,雖然沒有直接對準產業,卻是訓練一個人的邏輯、表達能力最好的訓練,對工作、尤其是高階工作,都有間接幫助。輔大為了加強哲學系和產學接軌,已經著手修改課程,增加和不同專業的合作,例如哲學傳播、哲學心理諮商,盼替學生專業加值。
作者 莊義得
【投書】申請大學,是包裝,是行銷,也是詐騙!
2016-06-04

多年來指導學生申請大學,頗能體會這次媒體報導輔大哲學系教授所指控的:學生面試像詐騙!

為了申請上大學,高中生積極包裝和推銷自己,無不在書面審查資料和面試上下足功夫,豐富但制式的書面資料,應對得宜但俗套的面試招數,平心而論,那一樣不帶點假?

看那美美的書面資料,有著師長指導的架構和充滿亮點的內容鋪陳,但細看,你很容易發現含糊的、制式的、操作的種種包裝和行銷字句,譬如:自傳和讀書計劃,充滿迎合評審老師的作文辭藻,卻缺乏真正了解自己的適配抉擇的說服力;而師長推薦函,更幾乎是一個模子套用的,常常毫無特色和鑑別度可言,好像只要名字改一下,誰都適用!

面試呢?唉!很不幸的,幾乎所有的升學和就業面試,都難免有「包裝」過頭到「騙」的成分吧!就以我多年來擔任教師甄試面試委員的經驗談,許多類似「補習班」的教甄讀書會,都有豐富的口試演練經驗,應試者回答的樣子都很像!但,如果把某些應試者回答的內容錄音下來,對照於考上後的長期表現,大概只能用「判若兩人」成語來形容了。所以,有時候面試,用輔大教授所說的「詐騙」一詞來形容,也不為過啦!

對考生而言,包裝過了頭,有時也是不得已的,因為: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科系、只是為了先求考上、從眾、怕資料或口試輸給別人;騙,道德上也許有壓力,但當大家都這麼做,不騙,你可能連考上的機會都沒有;合理化的自我洗腦下,自己也不一定覺得是在騙。那叫包裝。那叫行銷。

這是考試制度和方法設計上的瑕疵。

多年來,申請大學佔大學錄取率已經高過5成了,此一取才管道在大學端也是口碑不錯的,對照於大學指考的一試定終生、可以填100個志願的亂槍打鳥,兩階段的申請好處多多:比較需要學生確認自己的興趣、整理出自己的學習歷程資料、要直接面對大學端老師的詢問、課外優秀表現可以強化志願選填的意義、且限縮6個志願也可以減少學生亂填科系。整體而言,多年來驗證,申請大學對高中生而言,最有意義而重要的,就是探索並確認自己的志願科系。

不過,對一些學生來說,一旦讀了一小段時間,或許發現志趣不合,或許害怕未來不好找工作,想轉系也是不難理解的。只能怪高三申請前的考量和抉擇過於粗略,資料搜集和探索的功夫做得不足,可能沒考量到未來發展的規劃;人生中的決策,如果都是如此淺碟、草率,怎麼說,不只是選擇科系,任何決定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浪費時間、心思反覆、率性而為、見利思遷,都會是自己人生中的波濤洶湧。

超過一半的哲學系新生要轉系,也證明:大學科系的屬性和定位,要力求與就業市場接軌,這才是重點,不應回過頭來否定這樣的申請制度。

坦白講,大學端也早就有應變這些「騙招」的變革:面試時多採取靈活的實作或筆試搭配、問法也更為犀利、或錄取總分採計學測的比重再多一些;書面審查時著重實際課內外學習歷程的具體表現、凡是不能確認的陳述或資料自動略過、以關鍵字搜尋瀏覽重點等等。

我一直鼓勵高中孩子:申請大學的準備,無論是備審資料還是面試,就真實呈現自己吧!真實呈現自己的學習歷程以及選擇申請該系的心路歷程,讓大學看見真正的你,你的準備也會更銜接自己的生涯志願和發展;此種具體的呈現需求,更可以從高一時就開始自我提醒和引導。沒有詐騙,沒有話術,有的只是自己真實人生的試探和挑戰!

(作者為高中熱血老師第26年,專職:輔導老師)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356
sandypan1211 wrote:
請問念大學為捨要面試(恕刪)


懷念那的]甲乙丙丁組的年代,一試定生死,絕對沒有特權.
全全2908 wrote:
考試只能看見一個學生的考試成績,並不能知道他對於這個科系的認知和興趣在哪裡
我覺得書面備審資料比較能看出一個學生的主動去搜尋知識的能力,以及書面的表達能力在哪
面試我覺得有利有弊

面試的時間很短,能看的東西很有限。面試的學生人數很多,面試的品質就不可能好。
如果個人申請的名額有20名,面試名額採3倍率就是要面試60人。一個考生給10分鐘,就要花10小時面試,這還沒有算到中間休息跟用餐的時間,以及面試前看60份書面審查資料的時間。1天根本面試不完,面試到第2天面試委員又很累。如果名額30名取3倍率就是90人,就要15個小時面試,這樣的面試品質怎麼會好?
面試委員花10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不斷面試,對於面試學生的評比品質就會有影響。對於特別好跟特別差的學生評分沒有太大影響,中間程度的考生就會有錄取跟備取的差別。
面試是為了看反應吧
南韓發生偽造推甄備審資料的情況,
總統文在寅下令位於首爾的各主要大學檢討推甄及定時招生比重,
南韓教育部也宣告2023學年度前,
位於首爾的16間大學定時招生比重要達4成以上
希望台灣也能參考一下,提升指考的比例。




促升學公平 首爾主要大學降低推甄招生比例
2020-04-29 17:39 中央社 / 首爾29日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前法務部長曹國去年遭爆女兒利用特權升學,政府宣示推動「大學入學制度公正性強化方案」,首爾主要大學明年降低推甄招生比例,定時招生比例提升至3至4成。

韓聯社報導,韓國大學教育協議會大學入學遴選委員會今天公布全國198所4年制大學的2022學年度大學入學遴選計畫,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等名列前茅的學校,多數都將大學入學考試分數占比較高的定時招生比例從目前的2至3成提升至4成左右。

韓國大學入學制度主要分為以在校表現為主的推甄招生(隨時招生)與以大學入學測驗(修學能力測驗)為主的定時招生,2000年以來推甄招生占比持續成長,不過,前法務部長曹國的女兒去年被揭露以特權偽造推甄備審資料,順利進入大學及研究所,引發兩者比重如何平衡的爭論。

曹國女兒的事件爆發後,韓國總統文在寅下令位於首爾的各主要大學檢討推甄及定時招生比重,教育部也宣告2023學年度前,位於首爾的16間大學定時招生比重要達4成以上

根據今天公布的遴選計畫,建國大學(40%)、高麗大學(40.1%)、東國大學(40%)、西江大學(40.6%)、首爾市立大學(40.4%)、首爾女子大學(40.1%)、延世大學(40.1%)、韓國外語大學(42.4%)、漢陽大學(40.1%)等9間大學定時招生占比已達到4成以上。

其他7間大學的定時招生比例至少也都增至3成以上,包括慶熙大學37%、光雲大學35%、首爾大學30.1%、成均館大學39.4%、淑明女子大學33.4%、崇實大學37%、中央大學30.7%。

這16間大學的定時招生比例將從今年的平均29.6%提升至37.9%。不過因各地方大學仍是以推甄招生為主,整體定時招生比例僅較今年的23%小幅提升1.3個百分點。
xji65p4z wrote:
面試是為了看反應吧(恕刪)


什麼反應

她家世背景好,一堆人訓練她.從小學上台表現
她垃圾堆出身,她再怎麼努力讀書,面試口吃直接刷掉

就是用特殊方式把一群人排除,另一群人怎麼努力都無法進入這個圈
這群人佔據很好的資源然後設下一堆規則讓其他人無法很容易進入
xji65p4z wrote:
面試是為了看反應吧(恕刪)

你以為是業界面試工作嗎?太嚴格了吧.
Pan.tc328 wrote:
她家世背景好,一堆人訓練她.從小學上台表現
她垃圾堆出身,她再怎麼努力讀書,面試口吃直接刷掉

...(恕刪)


這個我不能同意.......

例如:
家事背景好,每天都在唸書,但是缺乏與人交流,面試口吃刷掉。
她出生垃圾堆,須靠打工維持生計,但因為工作的歷練,對答如流,面試拿到好成績


另外,大學本來就是一個小型社會,什麼東西都是現實的,家事背景本來就是一種資本,不公平很正常,完全沒問題。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