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豪宅銷售的話術

guest2000 wrote:
小的是以公告現值(並(恕刪)


小弟最近也買了一戶

雖然不是甚麼上億的建案,不過也是瞬間清空現金

在議價的過程,覺得賣方價錢真的守得很緊,頂多給殺幾十萬

最後覺得怎麼談就是這樣了,就忍痛買下

近半年來我覺得台北市的不動產雖然沒有啥回升

但是普遍而言也沒啥議價空間

二手屋如果談到近實價登錄的價錢,就完全沒空間了

預售屋跟新成屋可以談的空間也非常有限

錢多就買吧,應該也不太會跌了
guest2000 wrote:
但公設佔比超過34%,實際可用空間只有66%,換算每坪51萬/0.66=77.3萬,這樣的價格不夠高?


如果你真要買房,這樣算永遠買不到的

我還是建議你參考實價登錄,新成屋大約會是二手屋的 120%
嘴砲人生 wrote:
如果你真要買房,這樣(恕刪)


實價登錄很容易作價,當建商要抬高房屋價格,她只要左手出價比登錄價格高50%,賣給右手,一舉把登錄價推高50%.
當建商要壓低土地價格,只要左手出價比登錄價低50%,賣給右手,一舉就壓低登錄價為1/2,但建商完全沒損失,還將因為拉抬或摜壓而大大得利.
實價登錄根本是個騙局(就像股市作手的騙線),政府不依照實際成交價課稅,實價登錄只會讓房價攀高(因為實價可以灌水拉抬或摜壓下跌),除非少子化,高齡化的問題吹來,或泡沫爆破,房價才有可能較大的下跌,回到比較合理價位(但可能也出現金融危機).
guest2000 wrote:
實價登錄很容易作價,(恕刪)


你多看幾間就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了

現在房地產交易核實課稅

賣價拉高,稅金也同時拉高

你會願意讓人家作價嗎

有很多資訊是網路不實訊息,自己多看一些案子,對於價錢心裡多少會有底
guest2000 wrote:
政府不依照實際成交價課稅


103 年以後取得的房產都是以成交價課稅

交易所得併入個人所得

如果兩千萬讓你登錄三千萬

瞬間多出一千萬的所得,隔年要課 40% 的所得稅
嘴砲人生 wrote:
你多看幾間就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了

現在房地產交易核實課稅

賣價拉高,稅金也同時拉高

你會願意讓人家作價嗎

有很多資訊是網路不實訊息,自己多看一些案子,對於價錢心裡多少會有底


我就是不願讓人作價呀,所以用合理的價格開價要買(土地持分按公告現值的2倍,建物權狀依估算的營造成本的2倍,車位另外談價),目前看過幾間房子,都有意願(覺的坪數夠用,三房格局喜歡),一家依實價登錄開價要買,對方(似乎是投資客?)不賣,另兩家都是建商,用我的出價模式算出總價,建商也不賣,只好繼續看下去囉.
guest2000 wrote:
小的是以公告現值(並...(恕刪)


你真會精算,我沒算那麼清,我是大概估,它賣完就可以躺10年不動都不會餓死,這跟用搶的有何不同?

另一個想法是,管它的,反正先卡位,未來自然有凱子進來,別當最後一隻老鼠就好。
guest2000 wrote:
實價登錄很容易作價,...(恕刪)


沒錯啊,所以我說當附近有個百億的案子,先不要當烈士,因為價是做出來的,當量衝到千,就是大家瘋狂換手了。

倒楣的永遠是那些真的想買房又買不到的
guest2000 wrote:
我就是不願讓人作價呀...(恕刪)


你放心你在台灣買不到房子的。
我老師就是用跟你一樣的方式…

我猜張金餓也是撐到不行,只好妥協了
不用管開價
主要看行情價
行情價要參考實價登錄,還要看目前房產景氣,看建案週邊景氣
你可以去參考國泰房地產指數看大方向
http://www.cathay-red.com.tw/uploadfile/house/739D1FD57A84816B96B64F1F43CD4293.pdf
2013年以後,房地產指數是跌的,2016年以後又緩升了

用成本x倍數去買,感覺挺奇怪的
就好像股票面額10塊,股價還是要照eps在走
用面額的倍數去算就感覺怪怪的

以我們這邊來說,因為台中捷運快通車了
前陣子我姐新買了二戶(精華地段)~預售屋照目前行情價再加一二成在賣的..
建商賣的是未來價....嫌貴就再見不聯絡....就賣方市場啊~~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