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白虎哥 wrote:...(恕刪) 現在很多人喜歡拿特例來當普例~~可惜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凡人根本無法像特例那樣的成功,甚至是他們的億分之一第四位若沒有大學畢業,他連進去的資格都沒有你還要貼這樣的照片給你的小孩看嗎!?也不想想前三位人家是怎樣的人才/背景你的小孩有這樣的才氣嗎!?你可以給他靠嗎!?貼這種照片是最不負責任的~~因為別人的小孩死不完(自己是絕不會給小孩看這種照片的)
lumaRT wrote: 讀書為了找好工作,這又不是事實,博士生照樣去當清潔員的一堆。..(恕刪) 借用版友的話。這還是特例戰通例。大部份的博士生還是沒去當清潔員的。另外,就如版友所言。很多讀書學的東西工作上還是用得到的。我工作上真的會用到簡易的三角函數。而且,讀書也不全然是為了工作。
一人決策小組 wrote:如果一個博士知道自己...(恕刪) 生意子難生,如果他有才能讀到博士,又是特例的生意子當然第一件事就是承接家業,把工夫學好,顧好再來改善把作雞排當作一門專案研究,研究市場,打人脈,娶個可以幫忙的另一半,往地方著手,在35歲幾子登科。然後可以開發些副業,博士安親班,冷凍包,不就都這樣嗎?但問題還是,前面打底很辛苦
為了錢啊!工作也是為了錢,有本事賺到錢,中間這些標準流程都可以跳過。除了自己喜歡讀書,否則就是混文憑換金錢而已。這邊先不說真正喜歡追求知識的人,一般人來說一個野雞碩士市場價格跟未來升遷潛力就硬是比前段大學學士還好,這就是市場定義的,那你是要很拼的拼到台大學士,還是很混的混到普通碩士,就是投資報酬問題。讀書有什麼好處?就是給不知道自己要幹嘛的人一條路走。讀書會讓你選擇變多,讀了博士你可以選擇要不要賣雞排,沒讀你就只能賣雞排。如果一開始就喜歡賣雞排,那確實沒有讀的必要,那讀了才去賣雞排,也不過就是以前不懂自己要什麼而已。反觀大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每個工作就是為了錢而已,理解理反應力邏輯那些都只是逃避承認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今天如果每個人都沒有金錢壓力,還去找的工作,才叫做自己想要的工作。講難聽點,你念了頂級的學校,最後目的就是去換一個頂級的公司,假設你都達成了最後又不想去頂級公司,那你浪費這麼多時間幹嘛?這就是後來的矛盾,追求知識跟拼最高學歷所需要投資的時間天差地遠。這種問題其實很好,孩子應該問讀書要幹嘛,大人也應該問自己工作要幹嘛,最後都是為了錢的話還要再問,什麼是錢?不知道什麼是錢就不會知道要怎麼賺。用健康(工作風險)換?用時間(加班)換?用錢(投資)換?那健康時間跟錢三樣東西放在前面你最願意犧牲哪一項?然後你現在在做什麼?你就會知道你自己要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