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life wrote:我的需求是必須要唸...(恕刪) 志工師姊這部分可能做得不是很好讓你起了煩惱心.請原諒她不過我覺得每個人也是要提高一下挫折容忍度沒有人有權利要求或期望每個人理所當然都對他好禮遇呵護著只有小嬰兒小北鼻大家都會這麼對他上善若水
findlife wrote:其實我是比較想跟佛菩薩有所相應...(恕刪)許我把儀軌跟規則搞好了就不會怕了吧...(恕刪) 學佛別追求「感應」!學佛的基本是發菩提心,然後聞思修,在見地、修證上下工夫,然後利益他人,業障消除了明心見性了,自然會與佛菩薩有所感應。想追求「感應」,心裏面就有所求,這才是問題所在,和儀軌不必然有關係(有些修法確實是有儀軌,但儀軌並不是現前您最主要的問題,而是知見心態)
findlife wrote:請問 學佛 跟 佛教入門有什麼差別...(恕刪) 以下摘錄一段南懷瑾居士在「呼吸法門精要」一書中的內容給您參考: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HuXi/HuXi01.html1、佛法是什麼我們從這一次開始,是從佛法入手,不是佛學,也不是佛教。你們看我的書,有一個觀念要搞清楚,我經常把這三個分得很清楚。第一個是佛教。佛教是宗教,它有它宗教的形式,有它宗教的習慣,有它宗教的行為;譬如出家、蓋廟子、化缘、做法事,都屬於佛教的範圍。尤其佛教到中國來,建立了中國特色的佛教,中國叢林制度的佛教究竟如何,你們應該要懂,可是現在很少有人懂。第二個是佛學。一般人研究佛經,乃至東南亞小乘的國家,以及其他注重小乘的國家,如日本,乃至韓國、泰國、越南,乃至中國;還有大學問家,研究哲學的,研究佛學的,都是屬於佛學的範圍,是講理論的。佛學家都很有學問,講起來頭頭是道。在我呢?從小到現在只有幾個字,就是古文一句話“在所不取”也。大家聽懂這一句古文吧?對於這些,我是理都不理,因為我也很傲慢,講學問太容易了,在所不取也,我看不起;不是看不起,是不注重這一面。世界上學問多得很啊!如果真講佛學我也會,還可以比大家細密一點;但是我不注重,不向這一面走。你佛學再好,我也不理會。第三是佛法。所以我是要學佛法的,要學習怎麼樣成佛,怎麼樣得道,至少打坐坐起來怎麼入定,這就不只是學理的問題了。因為佛法像學科學一樣,一個人如果要發明,要做一個科學家,光談科學的理論是不夠的;得個博士學位不過教書而已嘛!所以我不講佛學。但是你們講的佛學我還看不上,你們一講,我認為都錯,我要告訴人的是佛法。我一生走的路線是研究佛修行的方法,因為那是解決人的生死問題。學佛法要提問題,要懷疑的,要求證的。如果聽了就相信,那是宗教,不是佛法。佛法是科學的,要追問的,追問這個問題的究竟,並且要親自試驗求證。
skistosais wrote:那是你心中的善在動。...(恕刪) 我以為是每個人會在這一輩子選擇某個信仰有時並不是起源這一世的選擇而是過去世已經大都信某個信仰我也有去過教堂很歡樂氣氛很好但不會像我第一次見到佛菩薩像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