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穿了 就是當初一堆靠者黨國資源的人現在資源公開 也比較公平這些人沒有競爭力 就只能鬧一堆人在這個土地上 但從來都不想要真正的為這塊土地好能撈就撈 中國給點小利 就急著喊爸爸說真的 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我的意見 想法但是我不懂 整天唱衰台灣 辱罵政府 說著中國有多進步 有多繁華的人怎麼都不全家移民到中國就好了中國也很會歡迎 台灣也不需要這種人
五毛回一次 wrote:大家有没有发现,老是有一群人说台湾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又是大陆怎么进步,怎么方便,怎么好 不然吹捧咱們這個倒行逆施的政府?今天有人唱衰(把不對的事拿出來說),至少證明這島上還有人不是猴子。另外,聰明人看的不是"目前位置(純量)",而是看"加速度(增量速度)"。猴子,就乖乖當猴子,不然,就乖乖去讀點書長點腦子,看能不能變成人。
dinosaur6x6 wrote:我是覺得拉進步的地...(恕刪) 民眾真的懂自己要的是什麼嗎?只會順應民意叫啥進步,那叫民粹有夠大量素質產生的民意才有品質,不然沒有變好至於軟體,現在的素質還真不覺得有比10年前好我們光教育就弄垮我們了剛開始還去除政治教育,這幾年又有了不是然後教育為政治服務也越來越多選舉唯一好處是那是我們多數人投票選的,自己選的,有苦果自己吞,多受幾次教訓,看看會不會沒那樣容易被騙,還是繼續,那也自找的
economic wrote:民眾真的懂自己要的是...(恕刪) 想必您認為2000多票都贊成習大大稱帝比較好吧?本來就要學習的國外從帝制走道民主也花了不少時間你當國外沒亂過?英國議會民主制的開始可被認為是在1714年,當時的英國理論上還是應由英國君主主持內閣,挑選閣員。但因當時的國王喬治一世來自德意志漢諾威,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無法流利地使用英語,於是敕命英國內閣中第一財政大臣沃波爵士,代替自己主持內閣會議,逐漸就發展出英國首相一職。隨著英國國會的逐漸民主化和議會權力的增大,國會開始控制英國政府,並最終能夠決定君主必須任命誰來組建內閣。議會民主制在歐洲大陸的傳播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傳播到各國的以英國來說從帝制轉到順利運傳議會民主制花了快200年的時間才有辦法, 台灣從解嚴到1987到現在2018也不過30年的時間亂不是正常的嗎?
mronizuka218 wrote:說穿了 就是當初一...(恕刪) 好一個公平,能讓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二百五靠爸就能去當年薪250萬的實習生,不知道這種機會是否是每個年輕人都有機會!?這跟以前的政治分贓酬庸有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