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核廢料儲存數十萬年後其放射性相當於背景輻射嗎?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你知道1頓核廢料剛卸爐的時候其輻射毒性是多少嗎?超過數億西弗!光是把它稀釋到數西弗都要1億公噸的質量,所以還是不要考慮這個方案了!..(恕刪)


1頓核廢料的重金屬體積並不大, 要圍阻這樣的廢料並不難, 俄羅斯人還替車諾比蓋第二代的石棺, 用不著花1億公噸的材料稀釋.

核電廠有得有失, 但絕不是0與1的問題, 什麼樣的能源都需要按自然環境和能源需要去配置, 不存在擁核和反核, 除非對信念有宗教式的狂熱.

過客4112 wrote:
為何要看最右邊的?...(恕刪)


類似1樓的圖確實最常在關於乏燃料再處理的技術文件中見到,但為何看最右邊在於目前對乏燃料處理的主流還是採用一次通過。另外,若核電廠真的發生不可控的重大核洩漏,也就是看最右邊那條線。

乏燃料再處理的技術發展了這麼多年(70多年了),快中子的成本仍然很高,仍然有很大的安全顧慮。至於所謂的核廢料處理神器ADS,發展了快30年了,現在連個示範機組都沒有。

01newbie wrote:
大地震可以死很多人...(恕刪)


若發生重大核洩漏,因此而死亡的總人數可能不會下於大地震所造成的,可參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867975

還有,損害可不是只需考慮人命而已,車諾比是人類有史以來經濟損失最大的人為災害,請看下述連接,車諾比所造成的損失遠超過第二名,不過這是2008年的資料,福島事故還未發生,目前看來福島應該是第二名,搞不好還會超過車諾比呢
http://www.wreckedexotics.com/articles/011.shtml?%3F


另外,上述的損失計算還會考慮到機會成本,若考慮到這個數值會更大的多。若發生重大核洩漏,會導致大片的土地長期淪為廢土,這是其他種類的天災和人禍所達不到的。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但為何看最右邊在於目前對乏燃料處理的主流還是採用一次通過。另外,若核電廠真的發生不可控的重大核洩漏,也就是看最右邊那條線。


之前很多的處理卡住是因為政治因素,因為必須考慮核擴散問題,可是最近這個因素似乎有鬆動的現象

所以我個人認為核電最大的風險不在於乏燃料的處理, 而是在於營運時的核洩漏風險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乏燃料再處理的技術發展了這麼多年(70多年了),快中子的成本仍然很高,仍然有很大的安全顧慮。至於所謂的核廢料處理神器ADS,發展了快30年了,現在連個示範機組都沒有。


所有技術都需要時間累積, 過去30年的技術累積很可能在未來30年就得到成果
而30年對於乏燃料的生命週期而言,實在是很小的單位

以最近很夯的AI機器學習來說, 這項技術在40年前就紅過一陣子
但是因為硬體因素無法真正產生應用而被打入冷宮
而最近拜GPU之賜, 整個鹹魚翻身, 因此個人對於乏燃料的處理前景, 並沒有像您這麼悲觀
一直計較這些
叫蜘蛛人、浩克、鋼鐵人、驚奇四超人、X戰警怎麼演下去??
我一定要把這樓扶歪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若發生重大核洩漏,...(恕刪)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類似1樓的圖確實最常在關於乏燃料再處理的技術文件中見到,但為何看最右邊在於目前對乏燃料處理的主流還是採用一次通過。另外,若核電廠真的發生不可控的重大核洩漏,也就是看最右邊那條線。...(恕刪)

應該不是這樣, 右邊那條線是1公噸的核廢料, 擺在同一個地方的輻射危害. 既然是洩漏, 就不應該是1公噸這個數量級, 而且會是散佈在一定的空間中, 所以從汙染物總量, 體積到濃度都不足達成右邊那條線黑線.

這不是抓語病, 要把1公噸的核廢料從核電廠搬出來, 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若是用炸彈把它炸開, 這已經是戰爭行為, 沒有正常人會去做, 而炸的人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如果是擔心萬一真有這樣的瘋子怎麼辦, 那我會覺得既然是戰爭行為, 去追究是核廢料和還是核子彈已經沒意義了, 反正都有一群要上天堂和下地獄. 從這觀點, 核彈道飛彈似乎遠比核電廠更讓人憂心.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若發生重大核洩漏,因此而死亡的總人數可能不會下於大地震所造成的,可參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867975
您還真會扭曲,明明在討論核電,你貼核彈試爆的影響
而且還是在六七十年前,人類不夠了解相關影響和露天試爆核彈。

過去十幾年,南亞海嘯造成20多萬人死亡
海地地震、四川地震各造成6~7萬人死亡
福島地震造成2萬人死亡......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還有,損害可不是只需考慮人命而已,車諾比是人類有史以來經濟損失最大的人為災害,請看下述連接,車諾比所造成的損失遠超過第二名,不過這是2008年的資料,福島事故還未發生,目前看來福島應該是第二名,搞不好還會超過車諾比呢
車諾比因為人類撤離,目前的評價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而且空氣中的核輻射已經降到安全值(土讓仍超標),所以已經開放觀光
事實上隔離區內已有一些居民搬回老家,還有一對老夫婦從來就沒有撤離。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另外,上述的損失計算還會考慮到機會成本,若考慮到這個數值會更大的多。若發生重大核洩漏,會導致大片的土地長期淪為廢土,這是其他種類的天災和人禍所達不到的。
前面已經提過,火力發電造成地球暖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沒的區域一定遠大於核災封鎖區
大家應該看過海平面上升後,臺北盆地和西南沿海被淹沒區域的假想圖
其中只要有10%是火力發電所貢獻,損失的土地就超過三大核災的封鎖區
而這只是台灣被淹沒的區域,如果擴大到全世界....

空污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估計有600萬人
其中只要有10%是火力發電所造成,一年就有60萬人
chiashin wrote:
您還真會扭曲,明明...(恕刪)


你會覺得我在扭曲,就代表你還不明白事物的本質。核爆所產生的高放射性物質以公斤計,核電廠所產生的高放射性物質以公噸計。若核爆的影響都這樣了,那你覺得核電廠發生嚴重核洩漏影響會比較小嗎?

另外,不太懂你強調地震的死亡人數的用意為何?蓋核電廠就可以避免地震嗎?若可以,我馬上支持核電。

車諾比所造成的死亡人數一直有爭議,官方所公佈之所以會被很多專業人士質疑嚴重低估,在於它所洩漏出來的核廢料很多(據說有8噸),但人類所能承受的輻射劑量很小。而且,就算不考慮死亡人數,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可就完爆其他人禍。

另外,你一直強調二氧化碳,但你這些論述其實都是模擬和假設的結果,真實性有待商榷。講一個很明顯的反例,人類從工業革命到現在,石化燃料一直都是人類能源的主力,但工業革命也200多年了,哪個地方的土地明顯變小了呢?
就算二氧化碳像你說的那麼可怕,那最重要的應該是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啊,怎麼會推得要多用核電呢?用核電只是將一個問題轉移到另外一個問題上而已。

umts wrote:
以燃煤為例, 每年幾萬噸的燒, 爐渣的輻射礦物的總量不會比核廢料少, ...(恕刪)


不好意思,燃煤所產生的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毒性就是遠比核廢料少,而且是少好幾個數量級。煤中的鈾含量約2ppm,而鈾的輻射毒性只有相同重量核廢料的數十萬分之一。這樣核算下來,全球一年的煤產量(2016年為7460百萬公噸)的輻射毒性總和還比不上一公噸的核廢料。而全球一年產生多少核廢料呢?數萬公噸。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不好意思,燃煤所產...(恕刪)

那些"核廢料"(乏燃料棒)是固態金屬,或是陶瓷我不知道,反正是固體就是了,你要把幾萬噸的固態金屬(或陶瓷)通通"洩漏"掉恐怕有點難度。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