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erChen wrote:不是吧 是大陸人買...(恕刪) 海關公布的應該只是單純,進口額跟出口額相減,實際上台灣出口大宗都是零組件,常常會被再加工後出口EX 台灣台積電出口一堆A11處理給在鄭州的鴻海工廠,鴻海拿到那些晶片後組裝完再出口,以蘋果在中國的銷量低迷程度來看,應該沒多少晶片會留在中國大陸吧?台灣的出口品除了晶片跟電子零組件以外,我想不到還有什麼有競爭力的,能淘汰的早被對岸的廠商淘汰光了EX 立訊淘汰美律
CHT-ws631878 wrote: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恕刪) 数字低不代表另外十几亿人不可以出国,只是这些人没有出国的必要和打算或者没钱出国所以就没有去申领护照,护照任何人都可以去申请,160块一本,除了你列出限制的这些人群,另外藏人这个群体整体都不可以出国,其他民族我没听说过有什么限制!
tyyan2 wrote:数字低不代表另外十...(恕刪) 所以維基百科上的資料是真的?因為維基也常常有錯誤,確認一下!但我還是想知道第七點的標準在哪,一般來說,法律不是要精確嗎?(除了憲法外)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模糊空間?且我還是覺得只有1.2億人有護照實在太低了吧?(以中國有13.8億人計算,擁有護照的人口比例約為8.7%)連擁有13.2億人口的印度,持有護照的人數都有6千8百多萬,占其人口的5.15%然而,中國的人均GDP是印度的4~5倍,以此推算,擁有護照的人,真的很少。
CHT-ws631878 wrote:所以维基百科上的资料...(恕刪) 第七点前段跟普通老百姓没有关系,大概就类似王炳忠这样被查过水表的人可能会被限制,第七点后段应该是在保密单位工作的人有签署保密协议,这类人除非工作安排,一般都是限制出国的,普通百姓只要你需要护照随时都可以去当地的行政中心申领护照,中国人拥有护照比例低除了收入影响以外,最大的因素还是中国太大,好山好水太多,国内都还没玩遍,不着急出国看风景。
如果中國公民要去香港玩 基本上都必須辦理港簽(廣東人好像不需要!?)如果有中國護照 是可以不需要港簽就可以進香港搭機或是轉機另外有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的 也可以在香港停留我往返台灣也都是經香港 我都是坐過境巴士隨行的就有一些中國人是要去香港搭飛機出國的卡式台胞證跟二代身分證類似,會有助於防偽識別 機器讀取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内地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置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公安部表示,居民身份证更新换代工作将在2008年前全部完成。第二代身份证较第一代身份证做了很多改进。第二代身份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而且内置了数字芯片,采用了数字防伪措施,存有个人图像和信息,可以用机器读取。还采用了更大字库,目的在于解决人名地名中的生僻字问题。聽說就連車牌也要搞個電子車牌 那個才叫真的可怕後面想以車追人就更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