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ou8 wrote:
好感傷~父母還是只為自己的小孩好⋯
明知我不吃牛,在家煎牛排用牛油煮菜說是不要浪費,晚餐就看著他們大口大口吃肉,只能配蘿蔔糕沾醬油!
包水餃大量放肉,菜2肉8比例,因為他們的小孩喜歡吃肉。在旁碎嘴說說可以放多一點高麗菜,就被說成不能只考慮妳也要顧慮到其他人,真的好桑心哦~不管做的多好,想的多貼心,媳婦就是外人⋯
在不同家庭背景長大的小孩生活習慣多少會不一樣,
先生有他的原生家庭,太太也有她的原生家庭,
婚姻是兩個人甚至更多人一起相處的事,
沒有足夠的妥協跟包容問題當然很多。
婆媳、姑嫂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才有的,
同住時間久了問題多多少少會突顯出來,
有能力就小倆口搬出去自立,
要不就要試著學習包容與溝通融入生活。
飲食習慣不同解決方法很多,
可以慢慢適應、融入;
可以為自己準備一份;
也可以事先說清楚自己的飲食忌諱....
事事放在心上不說出來就很不好,
總感覺委曲越來越多,有時候說出來是可以解決的。
在先生的父母眼中他們有他們的角度,
比如說有些媳婦在自己家可能連家事都沒做過,
嫁到夫家還是維持在住自己家的女兒心態,
睡晚晚、起晚晚,
家事、廚房事...完全不參與,
甚至吃完飯連洗碗都不願意,
不跟先生家人互動甚至打招呼....。
上面只是舉例並非一定發生,
但這些都會放在公婆心中,
時間一久,公婆有他們的不滿,媳婦有自己的委屈,
最後爆發衝突對大家都是傷害。
先生在父母跟妻子之間角色扮演很重要,
如果只當個旁觀者或偏袒者,
將來發生問題自己絕對避免不了同時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