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conduty wrote:
民國70年時高中教官在上軍訓時講的一席話至今我仍印象深刻,他說:現在大陸極力倡導三通,三通後我們的商人都會過去,而那邊製造的商品會賣過來,我們廠商的錢過去設廠等於錢過去了,而他們做的商品又賣過來,等於又把錢賺過去,一來一往台灣將會變的很貧窮,另外,以後各國的商船都將不停靠基隆高雄等商港,大陸的商港將取代台灣的商港,
那位教官真是先知,35年後真的一一應驗......(恕刪)
說真的,這件事和三通不三通無關。
如果台灣不同意三通,大陸經濟還是會發展起來,而經濟發展起來後,各國商船照樣會減少停靠基隆、高雄,轉而停靠到廣州、深圳、寧波、上海、青島、天津、大連港。因為大陸不管是作為產地還是作為消費市場,規模比台灣大得多。
台灣拒絕三通的結果,就是台商不來大陸,其他國家地區的資本照樣會進入大陸。那樣的話富士康、宏碁、華碩之類企業沒有利用大陸的低人工成本和經濟規模優勢繼續發展,結果是被日本和其他幾條小龍的競爭對手在大陸開設的工廠打敗。
這種經濟重心的轉移是由經濟規模、消費規模、人工成本等差別造成的,和主觀意願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