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gugu wrote:
別以為小孩小沒記憶
學齡前記憶對潛意識很重要
從此一生特別討厭什麼喜歡什麼
+100
這種小孩沒記憶的說法,其實很不負責任。
這樣說好了,
所謂「恐怖的兩歲」,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兩歲前的小孩,並不是不記得任何事情,
而是『因為身體物理限制,所以「沒有辦法表達」』。
所以常常被誤解為「啥都不懂」「啥都記不住」。
他們或許無法記住99乘法表,或許無法記住ABCD,
但是在兩歲前的階段,
小孩仍然可以一直吸收身邊人事物所給予的資訊,
尤其是「重複發生」的資訊,
例如言行舉止,用詞用字,講話習慣...等等。
而等小孩發展到可以「表達」,
也就是一歲半至兩歲半左右,
小孩就會用最直接的方式,
把兩年來所學習的「表達模式」呈現出來。
換言之,
小孩過去兩年內,最親近他的人的言行舉止,
會被小朋友直接複製出來,並用最直接的方式呈現。
很大的機率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樣表達是不對的。
但是問題在於,這種表達模式,是他們唯一知道的模式。
因為他們就是跟身邊的人學來的...
這就是「恐怖的兩歲」的背後真相之一。
再大一點之後,
有些小孩為什麼在餐桌上坐不住?
有些小孩為什麼會挑食?
有些小孩為什麼脾氣不好?
有些小孩為什麼容易哭鬧,情緒不穩?
有些小孩為什麼那麼小就學會說謊?
因為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無形中被灌輸的觀念與模式,
爸爸吃完飯就跑去客廳看電視,你怎麼預期小孩在餐桌上要坐得住?
爸爸吃飯看手機,那就不要怪小孩吃飯會分心。
爸爸吃飯會挑食,那也不要怪小孩挑食。
父母疏於溝通,常常吵架,那就不要怪小孩脾氣差。
情緒不穩定?
當爸媽習慣對小孩講反話,那就不要怪小孩情緒不穩定。
常聽到的「你再做一次試試看!」「你再說一次看看!!」
你以為小孩聽得懂?
對他而言,你明明叫他再做一次,
但是他做了,反而被你痛罵痛揍一頓。
所以他的情緒不會穩定,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怎麼做。
而處於混亂狀態的小孩,他的情緒要怎麼穩定?
而,如果你的小朋友一旦從小開始聽得懂你的反話,
你不用自徐很會教小孩,因為這孩子將來就會讓你傷透腦筋了...
因為他學會看臉色,學會應付...
說謊?
如果當父母的,一天到晚跟小孩說謊,小孩怎麼可能學不起來?
很多父母會說,我哪有說過謊?
你確定?
因為「白色謊言」也是說謊...
而最常見的,「再吃一口就好」也是說謊。
「有乖的話,帶你去7-11」,結果沒去,也是說謊。
啥? 說太快,沒注意到時間太晚? 不適合出門?
你以為小孩分得出來嗎?
因為,對他們而言,這就是很單純的說謊應付。
你以為小朋友跟誰學的?
必須再強調,每天發生在孩童身邊的事情,
可以在無形中印入小朋友的腦海中,
然後在很適當的時間點,在反射出來。
尤其如果你每天每日的重複,
很多想不到的資訊也可以留在他們的腦海中。
小朋友不見得了解其中含意,但是可以完整的背下來...
我知道,因為我的小孩三歲前可以背誦99乘法表至20x20。
原因是,我每天有空的時候,每晚睡前,都故意唸/唱給她聽,
就是想要測試她們在無形中到底可以學到多少東西。
從六個月唸到兩歲多,等到會講話的時候,他們就有本事唸出來...
而稍微校正之後,就可以毫無錯誤的背誦,當成兒歌一樣...
當然,他們小時候完全不知道99乘法表的意義...
只是一首像兒歌一樣的東西...
最後,只推這一句:
Gugugu wrote:
只有學齡前是完全屬於母子的時光
只有這段時間,小孩是完整完全的跟你一體。
也只有這段時間,你可以塑形小朋友,
讓他們在進入小學之前,
能夠有完整的人格與生活習慣,
正所謂的「打下好的基礎」,
並同時培養「對父母的信任度」。



樓主妳 很爽了啦!
為什麼我這樣說:因為你還可以選擇,想要怎麼做;很多人都沒得選。
像我自己來說:第一個孩子自己帶,第二個找保母
都沒有長輩要幫我帶孩子,所以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好(自己帶少一份工作收入,找保母費用不便宜)
很多人對自己的孩子很沒有責任,生了就交給父母親,自己在外地工作,等孩子要讀幼兒園才帶回來一起住,孩子跟你不親也很正常
很多人錯過很多事,希望妳好好考慮一番
Elizabeth chloe wrote:
如果不能為孩子犧牲什麼?為什麼生小孩?
愛丶無價(恕刪)
Gugugu wrote:
幾十年後發現
只有學齡前是完全屬於母子的時光.(恕刪)
我身邊的全職媽媽很少,多數都是白天給保母帶,晚上跟假日夫妻自己帶.
我不喜歡給長輩帶因為太寵,所以我找了同社區的保母,早上8點送他過去,晚上7點接回來.
我的觀念是孩子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在可能的情形下我還是想保有自己的工作跟生活圈.
很多從職場退下來當全職媽媽的女人,過幾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一路當所謂的家庭主婦.
老實說,孩子長大懂得感恩得很少,尤其是媽媽沒工作要跟兒子要錢,搞不好還得看媳婦臉色.
(我以前常去逛另一個親子網站,所以我知道現在的媳婦有多恐怖)
要不然太遠的先不說,我自己的感觸是,不管小時候教得多乖的小孩,到了國高中哪個不是把父母氣得半死.
Pan.tc328 wrote:
//並同時培養「對父母的信任度」..
我覺得信任度並不是這樣~
不是說小時候整天陪她..就會..
整天住在一起,陪他們吃飯,的確不見得會有信任度。
但是,我的重點在於,
從小由父母帶大的小孩,
做父母的「會有機會培養信任度」,
而不是一定會有信任度,兩者差異蠻大的。
而信任感,是需要時間來培養的。
比方說,
你能讓孩子相信你說的每一句話?
所謂,言出必行?
例如,身為家長,
是否不用恐嚇與威迫的方式?
讓孩子願意相信你而吃一口他原先不想吃的東西?
甚至,演化成自己願意嘗試一口他不太想吃的東西?
然後,更重要的,
小朋友也會知道,他可以很放心的/好好的告訴你,
這個東西的味道他不喜歡,不能接受。
而身為家長的你,不會暴怒?
也願意相信他的判斷與尊重他的決定?
當孩子對於父母有信賴感,
父母也會對孩子有信賴感,
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模式。
而結果就是,孩子有膽量嘗試新的東西,
而父母也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斷,也能尊重他們的判斷,
進而不會出現台灣特產: 媽寶。
Pan.tc328 wrote:
現在很多人把小孩保護太好..到了2x歲小朋友都長不大.
也不敢去外地讀書,不敢太遠地方工作..整個就是依賴
這是最諷刺的地方。
如果有空,去幼稚園走走。
一堆家長想盡辦法要3歲小孩趕快獨立,
可以自己上學,可以自己做一大堆事情。
然後等到孩子30歲了,卻不准小孩搬出去...

問題比較大的是妳吧~
地球那麼多人,1/2男人..
現在人超會挑,千挑萬選..從認識到相戀到親吻到很多人祝福說在一起要幸福等..
現在的人,每個人都說這個男人多優秀,多文青..棄我而去時
我的說,他一定比我優秀..他能給妳幸福等
結果是
很多人連買件衣服都在煩惱,都臉色臭..
很多人家庭一團亂..
老公是妳自己選的..多想想他的優點,忽視他的缺點吧
2.如果把小孩從小情培養親情的責任都放在媽媽,不是很公平
男人在外面打拼,小孩疏離..公平?
當妳們決定在一起時..就沒有所謂公不公平的議題了
女人可以出去上班,男人也可以在家帶小孩,Why not
男女平等..男人也要做家事
我的觀點 男外60%,女40%..男的要出去打拚,找主要經濟來源..女的能幫忙就幫忙
相同的家事..男40%,女60%..女人把家顧好..男的也要幫忙,不能回家就看報紙..
家務事,妳們自己協調就好了..這世界哪有什麼公平的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