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我來分享一個小故事

你覺得前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
在一般人眼中
是幾十個人生也不可求的機運
但你認為他應該是很幸福快樂 無優無慮嗎?

在面對家產風波
一直處於弱勢
他自嘲我只是打工仔
語言中透露他的無奈
因為他不是傳統中華文化規範中的正統血緣
是家門外的旁枝
小時後沒差 長大後就有差了

外人跟傳統關觀念
不奉養父母就是不孝
不管你小時候有多大委屈
父母如何的壞

我家有幾十個千萬
依然覺得自己很委屈
良心會在夜深時譴責
你只能自己面對
像在半空中低頭的小男孩
不能往上 也不能往下
說白一些
你沒遇到過 無法體會不想再來一次的人生
小而美的家庭
簡單的才是完美幸福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最高,謝謝.
自己生的小孩都不見得可以依靠了

還想依靠非親生的???

從這裡我們學到

防人之心不可無,不管是不是你身邊最親近的枕邊人

哪天將你軍陰你都不知道

還有

自己的錢自己管,把家裡顧好就好

這是我從這篇故事裡學到的領悟

脫俗天使 wrote:
是啊!!糾結在心裡...(恕刪)
女婿這一方被長輩覺得貪圖家產,現今看來正是符合長輩的看法(偏見)?!
存款一千萬
兩個外孫的教育費用就超達1000萬
兩個外孫都是兩個老人家一手帶大

資金方面就兩千萬
房產1+1
有多少人一輩子也賺不到兩千萬的 (真的有喔~)
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 何況數千萬!
這女婿... 真是靜靜吃三碗公啊....
再加上把孫子帶大的情分
難怪這位長輩放不下啊
其實老人家最需要照顧 就是這個時候 也是這個時候最累

我都開始要懷疑是不是計畫好的哩

一千萬只是個藉口...
唉,真沒辦法,天平是不平衡的
老人需要女兒,女兒卻比較無所謂
況且搞不好女婿還真的是為了錢,枕邊人在影響另一半的力量當然是最大的

不過現實一點來說,或許就要等到女兒有需要時,那就又會找老爸了
johnnykid600 wrote:
自己生的小孩都不見...(恕刪)

非親生??不解,你是說女婿部分嗎?

pdh wrote:
資金方面就兩千萬房...(恕刪)

兩個外孫自小就是私立雙語學校一路到大學,我覺得應該超過2000萬了

Irene1058 wrote:
其實老人家最需要照...(恕刪)


兩個外孫受父母影響也對外公不聞不問,不念當年每天外公燒菜煮飯三餐照顧撫養之恩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50915&p=1
分享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看見「積蓄」、「健康」、「給予」這三件事情,帶給他人生極為圓滿的晚年圖像。

很諷刺的這位長輩這三項都做得很好,給予子女,絕對無私而且盡心盡力,在積蓄被女兒全部拿走後,健康情況也越來越差,

現在雖能有終身俸,但只用來維持自己日常開銷,要再給予能給哪個子孫??

晚年雖說不是缺乏物資,但心靈上的失落,親情的空乏,信任上的失望,是十分讓人不捨
脫俗天使 wrote:
兩個外孫自小就是私立雙語學校一路到大學,我覺得應該超過2000萬了
兩個外孫受父母影響也對外公不聞不問,不念當年每天外公燒菜煮飯三餐照顧撫養之恩


如果這樣 這女兒更糟糕

感覺上是利用完了 準備撤退了

財產該拿的已經到手了 小孩也長大 不再需要老人家了

講難聽點 用過即丟...豈只不孝而已 很糟糕...

脫俗天使 wrote:
我有一個親人,做人...(恕刪)


先把重點整理一下:
1. 1000萬的爭議
2. 你血親名下一棟房子??(還沒完成遺產轉移??)
3. 老人家在意的重點是甚麼?? 沒人關懷 & 手邊沒多少錢,有時用錢還得看女兒臉色?
4. 女兒認為父親對自己(女兒)如何?
5. 女兒在這些事上的看法如何??? (包括家庭經濟的影響....)
6. 老人家跟女兒對妳的態度???
7. 目前老人家對女兒的想法是什麼???

對這個爭執,先講情再說理可能比較好.
情: 先安撫情緒再談人情
理: 先說公理再分析法理
法律上,舉證是重點,
如何證明有一千萬從父親手中被轉到女兒手中?
如果不能證明,
法律上就只能從「撫養責任」這一點來要求女兒付贍養費了。
而且這要除以三,要不到太多。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Irene1058 wrote:
如果這樣 這女兒更糟...(恕刪)


目前看來是糟糕

emerson76 wrote:
先把重點整理一下:
1. 1000萬的爭議
2. 你血親名下一棟房子??(還沒完成遺產轉移??)
3. 老人家在意的重點是甚麼?? 沒人關懷 & 手邊沒多少錢,有時用錢還得看女兒臉色?
4. 女兒認為父親對自己(女兒)如何?
5. 女兒在這些事上的看法如何??? (包括家庭經濟的影響....)
6. 老人家跟女兒對妳的態度???
7. 目前老人家對女兒的想法是什麼???
對這個爭執,先講情再說理可能比較好.
情: 先安撫情緒再談人情
理: 先說公理再分析法理...(恕刪)


1.1000萬的爭議?父親工作賺來的,母親沒有外出工作,經濟大權在母親手中,
就是銀行存款是母親名下,在父親不知情的情況下,轉給女兒,約有二十年間,每個月另外有給女兒家5萬以上(不是這一千萬的帳號),1000萬+5*12*20=1200萬+兩個外孫的教育費用+兩個外孫從小照顧到大學+台北市的房子,你覺得爭議在哪裡?

2. 母親名下還有一棟房子,是當初父親買下,女兒家的房子是十幾年用買賣名義賣給女兒(實際沒拿錢為避稅)

3.一開始不知情之下養老費用在母親帳號轉給女兒(帳戶資金流動在幾年之間),這點在母親已過世後才發現,

不知是母親的安排還是女婿的行動,父親主張他要合理分配給三個子女,目前手中存款已經沒有,全靠退休終身俸,

女兒家也因此事不與父親來往,偶而兩個兒子會回去探視,在台灣的兒子約每個月一次,大陸的兒子每年都主動買好機票,接父親過去小住幾星期,主要長輩住不慣大陸,親戚(我們家這邊算姻親)跟朋友都在台灣,生活圈不適應

4. 不用伸手跟女兒拿錢,因為這筆錢原本就是他賺的,為何還要讓女兒用每個月的孝親費給父親??

5. 這筆錢是母親看他比較孝順所以給她,又另一說法是怕父親不會理財,先行幫他保管,

在跟兩個哥哥溝通後,願意負起照顧父親責任,事後又要求母親名下的房產,在遺產分配下,

是配偶一半,三個子女分剩下一半,但父親還住在房子,言下之意好像要先賣掉拿錢

女兒看法反覆不得而知,有宣稱要照顧可是事後沒實行

6. 我是外人,沒有任何話語權,母親是我家血親,長輩對我家有照顧恩情,女兒還長我一輩,我跟兩個外孫一起長大

7. 痛心疾首

情: 我身為後輩盡量照顧

理: 不願看到父親告女兒

yuffany wrote:
法律上,舉證是重點,如何證明有一千萬從父親手中被轉到女兒手中?,...(恕刪)

母親未曾工作過,銀行存款都是父親收入,母親理財,所以帳號是母親的,在母親病重那幾年,存款分好幾筆轉入女兒帳號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