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突然發現現在大陸劇怎麼都不捲舌了

dongmark wrote:
不過用廣東話讀唐詩...(恕刪)


這都是外行講法罷了。
若論平仄的符合性,是比官話的主流強,但也並不比別的南方方言或者晉語、江淮官話更存古。
若論整個音系的符合性(包括你所說的押韻),跟官話也就是半斤八兩吧。
普通話合韻而廣府話不合韻的例子也多得是,不過是各自演變的方向不同而已。
其實台灣好多節目是亂加兒音,給你們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正式的尊敬的高大上的是不能加兒字的,就像天安門,小的不正式的得加兒音,像東便門兒、西便門兒、廣渠門兒,這都是以前的北京小城門,亂說會被老北京笑的

workman555 wrote:
相不相信我講台語,...(恕刪)

davish wrote:
我還真不信,台灣人可...(恕刪)

是你自己比較無知好吧
不同區域的台灣人,口音不一樣,有偏泉州腔的 廈門腔的 漳州腔的
,台灣閩南語和廈門閩南語雖然腔調有所不同,有些詞彙不同,但是交流絕對無障礙
尤其有廈門的同安地區很像
另外宜蘭的閩南語和福建漳州的閩南語高度相似!

workman555 wrote:
相不相信我講台語,...(恕刪)


可是我出差中國時
講台語
他們大多聽得懂耶
dongmark wrote:
普通話本來就不捲舌

捲舌的是帶北京天津東北口音的

+1

捲舌音重的地區在中國本來就算少數

而且捲舌音重的,例如北京人,常常被其他人嘲笑說話像滿清太監

不改也不行

AllenTang3434 wrote:
可是我出差中國時
講台語
他們大多聽得懂耶

你到北方說台語看看誰懂。。。

dongmark wrote:
不過用廣東話讀唐詩...(恕刪)

中國從古至今保存有完整典籍,
語法規則和用詞發展一脈相承有跡可循。
而粵語的語法規則和大量用詞和漢語有很大不同,
甚至有些粵語根本無法用漢字寫出來,只能用形音字代替。
古漢語到底怎麼發音本來就有很多爭論,
即便個別粵語發音保留古漢語特征也是幾千年征服同化的結果,
就好像韓國人認為他用的繁體漢字更接近古漢語寫法,所以他才是孔子的後裔?
去過越南的人說粵語發音有七成和越語近似,
你相不相信越南人說的話才是古代漢語?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 但歌大風雲飛揚, 安用猛士兮守四方。 胡無人,漢道昌。

往事越百年 wrote:
中國從古至今保存有...(恕刪)


粵語(學術上正式的名稱應該是廣府話或廣州話,包括香港學界至今也是這樣講的)相對而言算得上「更存古」的是三種入聲韻尾。
其他韻頭、韻腹、聲母都差得很遠。
舉一個聲母的例子。「古無輕唇音」這一點就是閩語最存古,而粵語不但像北方話一樣奉母變成f音,溪母(k)曉母(h)的很多字也是f音(科、昏...)。
現在的普通話和古漢語肯定已經天壤之別,
這有念一段古漢語,看看哪位可以聽起來好無壓力,
那裡人說的話就最接近古漢語了。

宋詞 水調歌頭
zxctw wrote:
尤其是歷史劇或古裝...(恕刪)


還是有捲舌吧,反正我沒聽過陸劇有人把『是不是』講成『四不四』

台灣現在有些人不是不捲舌,而是故意講話大舌頭,然後覺得自己很可愛或很本土,還不許別人講正確一點


孫浩彧 wrote:
你到北方說台語看看...(恕刪)


他是回覆在福建之類的地方可以通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