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mark wrote:不過用廣東話讀唐詩...(恕刪) 這都是外行講法罷了。若論平仄的符合性,是比官話的主流強,但也並不比別的南方方言或者晉語、江淮官話更存古。若論整個音系的符合性(包括你所說的押韻),跟官話也就是半斤八兩吧。普通話合韻而廣府話不合韻的例子也多得是,不過是各自演變的方向不同而已。
workman555 wrote:相不相信我講台語,...(恕刪) davish wrote:我還真不信,台灣人可...(恕刪) 是你自己比較無知好吧不同區域的台灣人,口音不一樣,有偏泉州腔的 廈門腔的 漳州腔的,台灣閩南語和廈門閩南語雖然腔調有所不同,有些詞彙不同,但是交流絕對無障礙尤其有廈門的同安地區很像另外宜蘭的閩南語和福建漳州的閩南語高度相似!
dongmark wrote:不過用廣東話讀唐詩...(恕刪) 中國從古至今保存有完整典籍,語法規則和用詞發展一脈相承有跡可循。而粵語的語法規則和大量用詞和漢語有很大不同,甚至有些粵語根本無法用漢字寫出來,只能用形音字代替。古漢語到底怎麼發音本來就有很多爭論,即便個別粵語發音保留古漢語特征也是幾千年征服同化的結果,就好像韓國人認為他用的繁體漢字更接近古漢語寫法,所以他才是孔子的後裔?去過越南的人說粵語發音有七成和越語近似,你相不相信越南人說的話才是古代漢語?
往事越百年 wrote:中國從古至今保存有...(恕刪) 粵語(學術上正式的名稱應該是廣府話或廣州話,包括香港學界至今也是這樣講的)相對而言算得上「更存古」的是三種入聲韻尾。其他韻頭、韻腹、聲母都差得很遠。舉一個聲母的例子。「古無輕唇音」這一點就是閩語最存古,而粵語不但像北方話一樣奉母變成f音,溪母(k)曉母(h)的很多字也是f音(科、昏...)。
zxctw wrote:尤其是歷史劇或古裝...(恕刪) 還是有捲舌吧,反正我沒聽過陸劇有人把『是不是』講成『四不四』台灣現在有些人不是不捲舌,而是故意講話大舌頭,然後覺得自己很可愛或很本土,還不許別人講正確一點孫浩彧 wrote:你到北方說台語看看...(恕刪) 他是回覆在福建之類的地方可以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