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應該是戰後嬰兒潮的小孩最多,就是4年級生。我們爸媽家裡兄弟姐妹超多,特別是農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農村沒什麼娛樂,就打炮最省錢。我爸說他小學段考完都不能放半天,因為學生人數太多,每個班的人數都60個起跳,所以各班第一名會被老師留下來幫忙改考卷,當然會有好處。從另一方面來說,人太多老師真的改考卷會改到死。
feng2009 wrote:我是 民國 54 年...(恕刪) 我小學國中,在屏東喔,小學一年級10班,每班50人左右,國中一年級20班,一樣每班50人左右,都是全校三千多人,這還算小的,聽說台北的學校全校有一萬多人找到了,老松國小,民國55年全校158班,學生11110人,現在,學生600人
White bear wrote:我小學國中,在屏東喔,小學一年級10班,每班50人左右,國中一年級20班,一樣每班50人左右,都是全校三千多人,這還算小的,聽說台北的學校全校有一萬多人 以前一萬多人的是 台北市老松國小。現在 最多學生 據說是新北市光華國小。
小學被迫轉學好幾次, 40多到50人. 國中到高中都是一個年級20幾班.現在兒子的小學只有六班,一班23人. 但是女兒的女中,高中一班卻還接近有50人.台中的居仁國中從幾十年前就一直是明星學校,擠破頭, 所以與學區人數不準.
印象國小到高中都大約在40~50人左右後排都座到垃圾桶旁邊不過說認真的說是以前時代教育資源不足不管是學校還是教室不然不管人數有多少...一個班級最好不要超過20人並且一班要有2個班導課堂期間教室內都要兩位老師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