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亦忘言 wrote:之前看過一種說法,...(恕刪) 古代的西醫比中醫更像巫醫除了外科外, 其餘慘不忍賭但文藝復興後, 西醫將科學的方法引入, 這才一日千里所謂科學的方法就不再是以古為尊, 凡事懷疑, 假設後再做實驗求証實所以課本內容常換, 這和中醫以古為尊不同.
中醫被看扁只是剛好而已,張仲景幾千年前就罵過了"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再加上現在的健保制度,唉.....不要到時候外國把中醫搞起來,才在那邊說中醫是我們的國粹,禮失而求諸野就太慢了.另外實在不能同意中醫慢,溫和這種說詞,中醫裡有很多峻劑一點都不慢且溫和喔ex.十棗湯,大陷胸湯等.....
happy ending wrote:張仲景幾千年前就罵過了 這正是最耐人尋味的地方,恰恰驗證了 CHEN.SOLONG wrote:這和中醫以古為尊不同. 這說法.有哪門學科會把幾千年前說法奉為圭臬的?有啦,社會人文方面,哲學啊史學啊或是宗教學都是,但是自然科學不來這套.亞里士多德學貫天人,他在”包括了物理學、形上學、詩歌(包括戲劇)、音樂、生物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倫理學”各方面都有偉大的歷史地位,不過到現在誰還會把亞里斯多德對於生物或解剖方面的言論當成重要意見?別人都是日新又新求進步,只有某些類似占卜風水命理武術的學問是古時候最厲害,今人不肖,所以一代不如一代?
唐裝,我有啊!衣櫃裡短袖的六七件,長袖的少一點,應該也不少於五件,不過長袍倒還沒買過;只是穿的次數不多,通常一個月只會穿個兩三次,冬天就不穿。明年該到白河再買幾件手繪唐裝了。西裝只有一套,再加兩件西裝上衣,好幾年沒穿了。我那套西裝還是為了老妹結婚才買的,現在我外甥都讀國中了。中醫?現在住院有中醫會診,一週看兩次,今天才剛針完。不過要找好的中醫,真的要有點緣份,不然就是要做比較多功課。對了,我的住處有十幾方硯台,上百支毛筆,幾十本碑帖,只是好幾個月沒寫了,倒是鋼筆還比較常用。我有兩台筆電+一台桌機+兩台平板,現在用手機開4g分享給筆電上網回文,年底打算再買八吋平板和十四吋筆電,目前筆電暫定二手有保固的T420,平板還沒決定;桌機是去年年底才買的二手機,預定撐兩年,明年底再組新機-別的姑且不論,記憶體至少要8GBx4,預算夠的話,16GBx4也可以考慮。武術,我會一點點鄭子太極拳,是以前向同事學的,沒拜師,也沒認真練過,就是打健康的,而且久沒打,架子都跑掉了,最近再慢慢打;至於八段錦,太久沒練了,恐怕要重新學比較好。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傳統文化有許多好東西,但沒有好好保存,更別說推廣了,這實在是很可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