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有的產業,不是一個人,或一個民間企業,就可以玩得起的。。
動力機械,剛好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過還是可從做動力機械的零組件開始,不是嗎?
======================
有空可以問一下台機,他們有什麼具體產品,
另,中船為什麼不改名台船??不是必也正名乎???

每天都在搞這種東西,那有時間發展遠程工業丫,況且現在發展,早早過了時機了。。
而學校開設什麼x大動機系,除非離開台灣,要不然沒什麼大用;要不然就做weapon,這個
台灣應該有。。其它什麼挖土機等云云,就是做個外殼,引擎不會是台灣製的
台灣依賴大陸,也是c/P值說得通,問題是設計等關鍵技術有沒有留在台灣?去中國投資的不是只有
台灣,但台灣的狀況確比鄰國,如韓國差很多,有空想想為什麼!
雷克斯 wrote:
請問一下各位前輩.....(恕刪)
看外觀應該是重型吊車~或是挖土機
台灣人口2300萬,而且腹地越來越小,大公司要開發這種大型機具礙於市場考量,不會有人想要去做,再加上台灣政府並不支持這種傳統公司,就跟膚淺的支持設計案一樣,每個官員都想到買張股王股票天天翹腳在家數鈔票就好,並不會看重傳統公司轉成設計類的公司所需要的時間,不過也只能說2300萬人口,政府的重點栽培企業就是這些數量,1億人口的日本政府栽培的數量又不同
就跟台灣做gps的公司一樣,大家都看到國際牌都做到都市3d立體導航,那位何台灣的機種還是平面,換個俯視圖就說他是3d的,2300萬人與1億人的市場差異就是這麼大
台灣看起來很國際化,但是很多資訊卻越來越鎖國,而且越來越依賴大陸
台灣沒有做挖土機,但是台灣很會修挖土機,還有改裝挖土機,有些吊車台灣應該都有能力作,只是買現成的可能比自己做的還划算
這就是-[世界是平的]-裡面所提到的觀點
不用會做,只要能讓機具發揮到最大極限的可能,我們就算是成功了
潛水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