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灣重工業機械的發展~~

sheep7101516 wrote:
二戰時克魯伯是德國重...(恕刪)


列車砲的噸位還算小~

俾斯麥號上的一個主砲砲塔就跟一艘當時的驅逐艦一樣重了~(3000~4000頓)
我喜歡研究車~
mobilebradon wrote:
台灣沒有什麼東西做不...(恕刪)



前輩說的一針見血阿.....
不過倒是沒有說錯啥....
只是看完後心有戚戚焉...............


原本還以為台灣的重工業機械有前景......
想說有很多廠商在做機械....

想不到是這樣

不過山不轉路轉.......
有點小錢的時候....
我再來往製造台灣的重工業機械方面發展好了.......
數位科技是一個無底洞.......永遠沒有停的一天....
還是給你加加油吧。。

只是有的產業,不是一個人,或一個民間企業,就可以玩得起的。。

動力機械,剛好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過還是可從做動力機械的零組件開始,不是嗎?

======================
有空可以問一下台機,他們有什麼具體產品,

另,中船為什麼不改名台船??不是必也正名乎???

每天都在搞這種東西,那有時間發展遠程工業丫,況且現在發展,早早過了時機了。。


而學校開設什麼x大動機系,除非離開台灣,要不然沒什麼大用;要不然就做weapon,這個

台灣應該有。。其它什麼挖土機等云云,就是做個外殼,引擎不會是台灣製的

台灣依賴大陸,也是c/P值說得通,問題是設計等關鍵技術有沒有留在台灣?去中國投資的不是只有

台灣,但台灣的狀況確比鄰國,如韓國差很多,有空想想為什麼!

雷克斯 wrote:
請問一下各位前輩.....(恕刪)


看外觀應該是重型吊車~或是挖土機

台灣人口2300萬,而且腹地越來越小,大公司要開發這種大型機具礙於市場考量,不會有人想要去做,再加上台灣政府並不支持這種傳統公司,就跟膚淺的支持設計案一樣,每個官員都想到買張股王股票天天翹腳在家數鈔票就好,並不會看重傳統公司轉成設計類的公司所需要的時間,不過也只能說2300萬人口,政府的重點栽培企業就是這些數量,1億人口的日本政府栽培的數量又不同

就跟台灣做gps的公司一樣,大家都看到國際牌都做到都市3d立體導航,那位何台灣的機種還是平面,換個俯視圖就說他是3d的,2300萬人與1億人的市場差異就是這麼大

台灣看起來很國際化,但是很多資訊卻越來越鎖國,而且越來越依賴大陸


台灣沒有做挖土機,但是台灣很會修挖土機,還有改裝挖土機,有些吊車台灣應該都有能力作,只是買現成的可能比自己做的還划算


這就是-[世界是平的]-裡面所提到的觀點
不用會做,只要能讓機具發揮到最大極限的可能,我們就算是成功了
潛水中
mobilebradon wrote:
台灣沒有什麼東西做不...(恕刪)


我很讚同你的看法

台灣頂多做出個會動的殼而已

真正的關鍵技術都不行

瑞典的Niro靠著塔式噴霧乾燥機賺了快一百年

台灣連拿原機來模仿都做不好

根本沒有搞懂設計原理

中小企業根本不是問題

日本的精密機械也有很多是中小企業

每家公司的技術有限 但是透過聯合開發的方式 開發產品

所以問題在老闆的心態如何
mobilebradon wrote:
還是給你加加油吧。。...(恕刪)

前輩請問一下.....
x大動機系和台船是哪2家的簡稱阿?????
如果往動力機械的零組件方面去發展....
是不是要走模具的方向.....
有製作模具的底子的話....
日後朝動力機械的零組件方向發展會有幫助嗎????

謝謝了前輩...
數位科技是一個無底洞.......永遠沒有停的一天....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