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fung0718 wrote:
Sony玩多久才有現在人形機器人
憑鴻海?
...(恕刪)
不是只有人形機器人才叫機器人
生產線上就算只有一支機械手臂,來回一直做同樣的事
廣域來說,這種機器也是可定義成機器人
生產線的自動化機器主要以"穩定快速的生產"為主,不需要刻意做成人形
如果你以為要有人形才叫機器人
這種自動削麵機器再套個人形外表,是否也可叫機器人??
可是它的精密度及複雜度不及機械手臂的千分之一

KJI01 wrote:
我從未說那是必然的, 很早我就說過了, 社會問題沒有同一個輸入會產生同一個結果的, 我用的詞也只是 "尚有疑慮". 但你說 "風馬牛不相及" 那就太直線思考了, 因為社會問題是環環相扣的.
以下是道格拉斯o麥克阿瑟在1951年5月3日美上院的軍事外交聯合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的發言:
日本的勞動者,是我迄今所見到的工作效率最高,工作質量最好的工人。可是,他們卻經常面對生產資料短缺而無法開工生產的困境。日本可以供應的,除了蠶以外,沒有其他任何東西。日本人害怕因為原材料的供給被切斷(被經濟封鎖),一千萬一千二百萬的產業工人就會面臨失業。日本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
這就是生產效率高造成資源短缺(市場, 生產材料), 最終形成戰爭的一個曲線結果.
KJI01 wrote:
卡斯珀·溫伯格, <第二次太平洋戰爭> 書中也提到:
--
世紀之交,日本經濟經歷了大約半個世紀的快速增長後,突然陷入困境,股市崩潰,大量企業倒閉,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加入失業者的大軍,失業中達到了創紀錄的18%。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日本與美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貿易戰,美國築起了高高的貿易壁壘。以出口為導向的許多日本企業不得不為生存而苦苦掙扎。
KJI01 wrote:
國與國本來就不信任, 但一般不會發生嚴重問題, 只有利益矛盾才會真正起衝突, 原來沒事的時候, 那個歐洲人不以歐盟自豪. 如果歐盟個個像德國一樣, 只是有新的問題發生而已, 因為面對更多的競爭, 肯定德國不會像今天那麼好過, 就算歐盟好過, 我們這些原本佔生產優勢的東亞國家也不一定會好過, 我們會像二戰前的日本一樣, 原來因為生產技術進步造成的經濟成長, 一夕之間突然開始後退. 因為我們可能會歷經馬克思說的資本主義崩潰歷程(生產效率高者淘汰生效率低者, 造成大量失業, 以致於買不起商品, 形成經濟危機), 為了保護本國人民的生計, 維持就業, 先由貿易戰開始, 讓經濟危機擴大, 接著就是熱戰.
戰爭不只殺人降低失業, 還會創造就業, 我想你也該聽很多人說過: 不是羅斯福的新政救了大蕭條, 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救了它. 在上述的同一本書中也說了日本的情況:
--
為了使這一目標變為現實,甲良石川開始大規模擴軍備戰。軍費開支大大突破了過去占國民生產總值1%的限額,巨額軍事訂單刺激了經濟,許多企業開始恢復工作,大量失業者走進軍工廠,社會逐步趨於穩定,全民為石川叫好,其景象就如同20世紀30年代末期希特勒上臺後的德國。
--
為免有人糾纏不清, 我還是要強調一句: "社會發展不是定理與公式, 但也請別說沒關係." 我要表達只有這樣而已.
大砲台 wrote:
資本主義力量是主要平均供需是次要
糧食生產本來就是越有力量的國家拿越多,基本上沒有放給它爛這麼離譜,應該說是浪費程度以及肥胖指數
還有如果扯到基本主食又會有期貨市場的問題,這又更複雜了
那不只是表象
國家越窮越沒能力你資源就越少,及使你國內有資源,如果沒有強大的抵抗力很容易就會被外來者拿走,這只是很簡單的邏輯問題,沒有什麼表象不表象挖鼻孔
大砲台 wrote:
我故意的不行嗎?^++^
在資本架構下人只會失業說滅絕太誇張,還有這世界是以"利益"為最終導向,在這遊戲裡只有上升曲線,如果是下降那就是走人,即使是誇張聚寶盆也一樣,只有上升沒有下降,窮的只會越窮富的只會越富,如果架構不變只是拉大這兩邊的差距罷了
還有資源是有限的,你生產都必須要有原料,無限類比不三不四,在資本世界之下,強者拿最多資源很簡單的道理
你搞錯了吧!
生產效率跟失業與否是兩回事
"就業失業"是資本主義創造出來並在架構中運作的,只是配合上生產效率一起運行
架構是架構,產生是生產,一個無形一個有形
我可沒否認生產效率的好處,我質疑的是資本架構,請看清楚我的文~感謝!
大紅荳 wrote:
很可惜,你看的時間軸也短且浮於表象,糧食生產越有力量拿越多又如何?如果有先進的生產效率
他跟你拿幹嘛?他自己做一堆iphone跑來跟你搶3310?你提到這問題複雜恰恰說明這些根本不能
歸咎於先進生產效率,因為其他複雜因素也影響了。
大紅荳 wrote:
1.講得誇張只是讓你們去反思自己前文論述的合理性,往前推一個極端例子就知道你之前說的不合理
這就像解微分方程帶入邊界條件一樣,我帶入一個條件,與你論述不合,所以你解錯了。高生產效率與
貧富差距也沒又絕對關係,而目前各國遇到的負負差距造成的結構性通膨也不是必然的,就以台灣房市
為例,版上討論這麼多,n多人提出絕對可以打房的方式,所以貧富差距實際上只是個表面理由。
如果你有有一般生活水準,衣食無缺也有自己的房,你有啥理由一定要把住帝寶開名車吃高級料理的人
拖出來殺?所以別把社會上不公不義的事情講得彷彿是高生產效率造成的。
大紅荳 wrote:
此外,我沒搞錯,我從頭到尾都在否認生產效率與失業的絕對關係。我也沒指出你你否定生產效率好處
你應該比較需要看清楚我的文,甚至於是要去理解背後的涵義,而不是單就一處無限上綱的自行加油添醋。
所以我才在文中反諷以低生產效率來增加工作人數。你說你故意的,可是你又在"你搞錯了吧!
生產效率跟失業與否是兩回事"把我的反諷當真=.=
大紅荳 wrote:此外,你既然知道高速生產效率帶來的好處,你怎麼不考慮務農的人當初可能面臨失業
怎麼不考慮拉車的會失業?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是不是也要說這樣會造成大量失業,所以
我們要質疑自動化生產?
血色的浪漫 wrote:
我有時候在想 科技發...(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