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e1108 wrote:最近朋友大陸回來 ...(恕刪) 千萬別以為人家麵包或甚麼東西做得不怎樣就過來做.老實說它們的麵包真的做得不怎樣!可是對我們台灣人來說口味不怎樣,不代表這邊人就認為口味也不怎樣.這麼多的麵包店裡,有中國本地人的,有內地人的.成功的台灣人有多少? 既然是在當地做生意,符合本地口味就已經是個重點了.再來,這邊很多名牌賺錢的麵包店,對台灣人來說真的就不好吃. 可是生意一樣好.原因也很簡單,品牌的建立. 說白了就是花大錢搞品牌行銷.大陸目前為止主要市場性還是"門面"大於"實質"的觀念.你看看說起茶飲! 有多少國家可以打敗台灣的手搖茶經驗跟口味?拿深圳地區來說 真正的連鎖店有多少家是台灣的?台灣市場上看一堆連鎖茶店 有幾家能在中國生存?能生存的又有幾家口味跟台灣的真的是差不多的?找來找去 好像只有一家"貢茶" ,那貢茶在台灣又算是茶市場的主要品牌?其他甚麼五十嵐? 清心? .....全去哪?
Agripina wrote:大陸目前有消費實力的...(恕刪) 認同..社會的氛圍就是這樣.沒20-30年的沉澱是不會變的.當然物價也是有地域之別.城鄉差距的.順便貼一張2010年在從內蒙去東北火車上所拍照片.希望博君們一笑.四片麵包一個蛋糕.總價6元人民幣.在加格達奇等轉車時附近麵包店買的.從被包拿出正要吃時想到價格竟如此廉價.跟大城是一比簡直天與地.敢快拿出相機.留下這一難忘的消費經驗.同車廂旅客對我這一舉動直發笑.還有人問說是不是沒吃過麵包?
五年前洗腳給個20RMB小費算大條的洗腳阿姨一直稱謝.......五年後給20RMB遭白眼.......你就知道物價變化多大了.至於商機部分.........若做吃的口味跟品牌一定要建立.不然很快就被淘汰了............
tomguo wrote:五年前洗腳給個20R...(恕刪) 那怎麼不說........七八年前,25塊(合台幣 不到 100),可以按摩一個鍾.......買三個鍾還可以慢慢跟妹妹抬杠!現在,75塊(合台幣快 400),只能洗腳一個鍾,而已......往往點75塊的中藥,有的人還會給你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