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李祖原這名建築師....

最近剛好做到相關的報告
所以也爬了一點文做了一點功課

從早期的清代 >日治時期 >台灣光復
光是這三個時期的建築型態就夠讓人眼花撩亂
時代背景 歷史 政治因素 材質 技術 等等 都深深影響著建築的形態


不論是清代 或是日人後期受歐洲建築師影響下所蓋出來的建築
甚至於是台灣本土匠師自己蓋的建築 就算有些不甚美觀
也能略為感受到裡面蘊藏的文化


1978年回到台灣設立建築事務所的李祖原作品很多 到現在三十幾年 可想而知
或許是小妹審美觀異於常人 但我真的覺得很多作品奇醜無比............
比1970年被稱為啞巴盒子的建築型態還醜
甚至還連帶影響到現今的建築型態


或許對這位名設計師而言
空間的本質 只是一座形式的軀殼 並不是是蘊涵文化的有機體吧...

艾莉絲. wrote:
李祖原這名建築師.....(恕刪)

去看看一些工程告示牌
公家的...都那幾個....
吃小菜.喝小酒.打小牌.摸小手.騎小車....看看小電................................................視!
台北跟高雄的地標 都被他弄的很醜

而且從高空看都很突兀,周遭房子明明都很矮,

他就是要弄個超高,而且造型還很醜的建築出來

相對 姚仁喜的建築 比他好看太多了

sos14422 wrote:
..相對 姚仁喜的建築 比他好看太多了..


姚仁喜的蘭陽博物館,
李祖原的作品列表未包含二航廈.維基百科內也沒有.請問你資料哪來的?
wufy wrote:
李祖原的作品列表未包含二航廈.維基百科內也沒有.請問你資料哪來的?
我不知道二航廈是否李祖原的作品
猜可能是有些部落格有這樣寫,如這裡有寫

kiNgoFlDs wrote:
關係好、技術就不用...(恕刪)



老實說~101我也覺得很醜......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