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湾为啥现在出不了新星了?


一群50歲老人還在唱,新人的機會能有多少。
新人出唱片不賺錢,數碼下載不賺錢,演唱會名氣不夠賣不了票……
只能參加拼盤歌會咯,而歌會的市場只有大陸。
名聲大點、形象好,還可以廣告代言賺錢,可有多少新人能得到廣告商的認可呢,大家都不認識哎。
而廣告代言的市場,也在大陸。
不賺錢的事業,沒人會投資,沒人投資的事業只能沒落。

大陸市場雖然大,但所謂的明星太多,大家都要搶,競爭太激烈咯。

tyyan2 wrote:
很简单,港台的風光已...(恕刪)


你的腦袋瓜只能想到這些,基本上市場在那裡,人才自然就會在那裡出現.香港電影的沒落,主因是香港特色慢慢不見了,因為中國市場起來了,為了迎合反而把自己的優勢捨棄掉.台灣音樂人,我覺得還好,他們還能在整個大中華區有優勢

dwood wrote:
台灣音樂人,我覺得還好,他們還能在整個大中華區有優勢...(恕刪)

+1

如果以人口數來說, 這是很不容易的

若要說台灣好, 不如說中國太封閉, 限制了人民的思想與創作...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yukiko wrote:
+1如果以人口數來說...(恕刪)


還真能轉進,你也只能看到這些隨意聯想了,根本看不到本質。

你首先要明白流行音是什麼?靠的是什麼?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準確的概念應為商品音樂,是指以贏利為主要目的而創作的音樂。它的市場性是主要的,藝術性是次要的。

市場性是主要的就決定了經濟的發達是流行音樂強盛的根基,所以韓國的經濟騰飛了,韓國的流行音樂也隨之傳遍世界。台灣的流行音樂的起飛不也是伴隨著台灣經濟的起飛而起飛的嗎?大陸的經濟崛起的太晚了,這才是主要原因。

現在的音樂產業受到互聯網和數字音樂的衝擊,很難獲利了,商品音樂賣不了,所以就沒落了。是整個世界的流行音樂都開始沒落了,華語音樂由於版權的問題等受到的衝擊更大,沒落的更快。

dwood wrote:
你的腦袋瓜只能想到這些,基本上市場在那裡,人才自然就會在那裡出現.香港電影的沒落,主因是香港特色慢慢不見了,因為中國市場起來了,為了迎合反而把自己的優勢捨棄掉.台灣音樂人,我覺得還好,他們還能在整個大中華區有優勢...(恕刪)


香港電影是什麼?是商業片,商業片的目的是什麼?票房,賺錢。所以市場在哪錢就去哪,人才也跟著去,你所謂的優勢又是什麼呢?台灣的音樂人也一樣,上一批的隨著台灣經濟的騰飛發展起來了,現在整個音樂市場的疲軟加上台灣經濟的走下坡路,所以不要期待太多了。原來的那些港片的導演、製作團隊和演員在整個大中華區也還有優勢。


dwood wrote:
你的腦袋瓜只能想到這...(恕刪)


香港電影有什麼特色?
知名導演——現在知名導演轉來大陸了;
明星演員——老一代出演少,新一代還不如大陸的知名;
電影題材——除了黑幫片、鬼片、三級片在大陸受限,其他題材大陸都有,再無厘頭也是老梗了;
投資資金——大製作都在大陸,小製作大陸也有賺;

香港電影,大製作比不過美國,鬼片比不過日本泰國,小清新比不過台灣,愛情片比不過韓國。
也只有黑幫片、三級片有點優勢了。




你看看日本光一個小小少女偶像團體,就這麼操!(操到掛彩負傷時有所聞,特以第三個影片為例)
密集的演唱會 & 事前排練,加上還得應對新單曲的推出等等,若考慮其他節目行程,可說是
苦命勞工。

台灣的?賣臉就好,不需要才藝,無怪乎出不了新星。
達斯維達 wrote:
你看看日本光一個小小...(恕刪)


有臉賣還算好了,現在台灣一些號稱訓練一年(其實連半年我也不相信啊)的女團,連臉都沒有,甚至連氣質都是零蛋


我覺得倒不是說一定要強調練習生制度或排舞排得多累,做為歌手能唱好歌也就算合格了,其他是錦上添花
連露個事業線的展場SG都能出道,連只演了一部電影片的女演員都出唱片了。

老是出現這種程度的新人,是要怎麼讓那些資深的天后交棒?
一切隨風去 wrote:
還真能轉進,你也只能看到這些隨意聯想了,根本看不到本質。

你首先要明白流行音是什麼?靠的是什麼?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準確的概念應為商品音樂,是指以贏利為主要目的而創作的音樂。它的市場性是主要的,藝術性是次要的。

市場性是主要的就決定了經濟的發達是流行音樂強盛的根基,所以韓國的經濟騰飛了,韓國的流行音樂也隨之傳遍世界。台灣的流行音樂的起飛不也是伴隨著台灣經濟的起飛而起飛的嗎?大陸的經濟崛起的太晚了,這才是主要原因。

現在的音樂產業受到互聯網和數字音樂的衝擊,很難獲利了,商品音樂賣不了,所以就沒落了。是整個世界的流行音樂都開始沒落了,華語音樂由於版權的問題等受到的衝擊更大,沒落的更快。

按你這麼說大陸的流行音樂早就超英趕美了? 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所以說流行音樂跟經濟發展沒有直接的關係.另外流行音樂也永遠不會沒落,沒落的是唱片公司.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流行音樂的格局比以前更大更加國際化.你想想看如果沒有Youtube,全世界現在也不會在跳騎馬舞.

一切隨風去 wrote:
香港電影是什麼?是商業片,商業片的目的是什麼?票房,賺錢。所以市場在哪錢就去哪,人才也跟著去,你所謂的優勢又是什麼呢?台灣的音樂人也一樣,上一批的隨著台灣經濟的騰飛發展起來了,現在整個音樂市場的疲軟加上台灣經濟的走下坡路,所以不要期待太多了。原來的那些港片的導演、製作團隊和演員在整個大中華區也還有優勢。

香港電影是商業片? 美國電影不是商業片嗎? 難道說中國電影不是商業片? 這是什麼理論? 另外台灣流行音樂和電影發展跟經濟的發達也沒有直接的關係.台灣經濟起飛時期拍的電影幾乎都沒人看.反而是台灣現在電影的票房比以前好太多了.十幾年前台灣最賣座的國片只有幾千萬甚至幾百萬的都有,那像現在有幾億的票房?所以你說經濟發達造就文創產業這種說法根本就說不通.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