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砲台 wrote:
你相信了那就是有意義的,不信那就沒有意義
那個差別跟經過思考其實沒有很大的關係,最大的差異是在因著什麼而相信
就像有人對喪禮是希望安靜的走、有人希望熱鬧、甚至有人希望快樂一點、有人希望照傳統
會這樣做是因為背後都有某個觀念在支持著,他們會認為這樣做才有意義,而這"意義"是建立在個人之上的並且是多少符合時代的(這些都是一直在改變)
我記得小學吧! 我參加過阿公的喪禮
有交代過不能吃肉,說是會吃到阿公的肉...
那時我是半信半疑,好像還帶點害怕吧,但還是照做
現在想想真荒謬,因為我已經不信了
話說整個流程個人最賭爛的還是孝女,真是吵死人,代哭就算了還拿麥克風,那哭聲真絕害我一直幹譙
說到我個人的話我也覺得現在喪禮是沒意義的,禮俗一大堆,有完沒完...
我認為喪禮是對一個人的情感或是某一種懷念,而不是用一堆禮俗讓你忙到忽略了對那個死著的情感
與其做一些形式上的東西,那不如讓懷念你的人來就好
Kevin4931 wrote:
這些禮俗是為了不讓親人在一瞬間把自己陷入悲傷的死胡同內
所以就訂了很多活動給你做
靜態的就是念經, 摺蓮花, 動態的就是三跪九叩的跪拜, 法會
為的就是不讓你沒事做, 讓你一直忙碌不要只是陷入悲傷的心境中走不出來
等整個流程做完, 逝者化成塵煙, 你在忙碌中也度過了最黑暗的時期
這樣比較好從悲傷中走出來
這種做法跟失戀後讓自己陷入工作當中本質上是一樣的
說不要讓自己悲傷過度,但實則是在逃避自己本身的情感
只有面對才會知道那情感本身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都是最深淵處,那不是地獄,你跳入後各種糾結的感受、情緒會湧上心頭,讓你懷念各種曾有的過往,有時你又會質問自己。
你徹底面對這些那會很快結束,如果只是透過其他事情來掩蓋它們不會不見,它依然吊在那哩,你在忙其他事情只一空下來就會整個人感覺怪怪,那只會拉長你的痛苦期,有時你碰到睹物思人的事又難過起來
一個人想哭那就讓她徹底哭個夠,然後就海闊天空了
一直掩蓋只會讓往後的情感表達變得很畸形
你能想像一個人難過得要死,臉卻是在微笑,表面內心不一致,如果你能感受到他得難過,你會覺得這整個畫面很詭異...(恕刪)
長輩過世後我聽到一段話,親人問說他的手機要關嗎?有人回說 反正人都死了當然關機,如果是我的話會選擇開機,搞不好有人不知道他已經死了,有人接聽才能告訴他這個訊息
不然以後電信公司在號碼持有人因死亡申辦停止後應該附送2個月期間,該號碼有人撥打時會聽到:您所撥的號碼持有人已過世,請您不要再撥

千年之夢 wrote:
反正人都死了當然關機,如果是我的話會選擇開機,搞不好有人不知道他已經死了,有人接聽才能告訴他這個訊息
如果是黃金號碼~那要不要保留呢?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