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ote wrote wrote:
閩南語拼音方案終於在去年定案
為什麼採用這套方案
教育部有詳細的說明
將來也會有更多線上學習的資源 ex 常用字音節表
希望大家能去接觸這套系統
試著去學習他、使用他
以便於能達到語言最基礎的目的
溝通
拜託囉


dumby wrote:
還真的很多年.我記得...(恕刪)
有一派叫通用拼音,就是之前跟漢語拼音吵的那一派。
搞出一套表面上通通適用華語、客語、原住民語及閩南語的拼音系統,
實際上卻抹殺各語言發音特色,無法正確呈現各語言特殊風貌。
現行系統就是 泛POJ派 長年與通用拼音派爭論之餘,逐步修正而來的。
我不認為將來會有異動,因為目前的走向是各族群各自發展一套適用自己語言的系統,
要統一各族群 ? 很難,尤其南島語系跟漢語系要用同一套簡化版拼音系統簡直癡人說夢。
漢語系之間要統一呢? 光是普通話部分,不知道漢語拼音派願不願意接受通用拼音呢?
總之,普通話用漢語拼音、客語用通用拼音、閩南語用官方新版、原住民語用一套(好像有兩種)。
這樣不就相安無事?
日後除非執政當局要搞族群分化對立,否則就不應該揚起已落定的塵埃。
dumby wrote:
如果考慮到書寫輸入或與其他語言重複性的問題, 那就改用IPA嘛,
只要由專家從那複雜的系統中, 挑出閩南語,客語或原住民語等 用得到音標符號加以整理就好了...
(恕刪)
所有拼音系統都是由 IPA 簡化對應而來,每套拼音系統都有其簡化的邏輯,
都是量身定做,並不能適用所有語言。
您所說的工作,通用派專家做過,但是失敗了,失敗在哪裡?
我之前給的連結文章,麻煩您撥空看看,裡面有詳細的說明。
一套一體適用並且簡單易懂的拼音系統是語言專家所努力的目標,
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特別是有漢字系統的漢語系,那幾乎不可能。
dumby wrote:
至於符號的記憶, 我覺得根本不是問題, 漢字的數目就不知道比IPA的符號多了幾倍了.
電腦輸入也不是理由, 難道現在訂出來的方案就完全不需另外在安裝套件嗎?
...(恕刪)
現行系統除了聲調符號外,都可以用鍵盤打出來,聲調符號也可以用數字代替,
不用另外安裝套件,我之前給的連結文章,麻煩您撥空看看,裡面有詳細的說明。
dumby wrote:
從小使用漢語拼音系統的人, 在學習其他語言時(例如英語)多少都會受拼音系統的影響...(恕刪)
在台灣,拼音系統只是幫助正音的工具,還談不上作為文字。
我們談的是音標,不是文字,音標搞不懂還有漢字輔佐。
國小階段並不強迫教授音標,我女友學校用通用拼音教客語,
小孩子英語、客語、閩南語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混淆的情形。
發音錯誤的情形不是不可能發生,而是會發生錯誤的發音部位很相近,
如您所舉的例子,DABO ZABO 等 並不影響日常生活溝通。
同樣情形,泛斯拉夫語系國家間,字母符號不盡相同,
發音錯誤在所難免,但語言仍然可以互通。
回到您之前所舉的例子
揉揉 lue5 不知發音是否同 把一隻螞蟻”揉”死 ?
揉揉 luan2 不知發音是否同 腫起來了,揉揉e ?
加上 熱天 juah2
那麼疑似捲舌音,應該就是 u (烏) 音起的作用。
至於困擾的擾 jiau2 與 皺紋的皺 jiau5 最後音也是 u (烏)
也許都只是舌頭在發音部位的移動間,所產生的輕微捲舌現象
通用拼音網站有解釋 r 音
dumby wrote:
整個環境不配合, 就...(恕刪)
同意!
電視台有客家、原住民專屬台,應該也要有閩南語專屬台。
霹靂、台藝等台不夠綜合,各台閩南語節目也不是很標準。
應該要成立專屬台,專案推廣才有成效。
dumby wrote:
如果我家說的是 zabo 但學校教的是 dabo, 這對我這個家來說是傳承嗎? 我覺得不是....(恕刪)
請放心,一位合格的閩南語教師教學上會考慮區域差異。
教材上應該也會註記,各種工具書如字典那本來就有,不用擔心。
dumby wrote:
在學校, 老師可以教 如何去寫出你的語言, 讓學生可以用文字把自己以母語思考的內容寫出來....(恕刪)
這個是急需努力的目標
目前還有爭議
到底是純用拼音文寫
還是漢字跟拼音一起用
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會選擇漢字加拼音
漢字沒有的音,用拼音或另外造字都是可行辦法
民間很多人推廣,但都很自由隨性
沒有一定標準,也常吵了起來
目前官方有意統一漢字用法
但不強迫使用
只要大家多支持官方版
不論是拼音還是文字系統
有個統一的標準
閩南語的文化傳承
才算的上真正的紮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