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抱怨文]一個花蓮人的牢騷

左撇戎 wrote:
+1 交通方便遲早會是破壞方便.好山好水的優勢就沒有了.去那就是要悠閒幽靜.不是要都市般便利方便.


仗勢著好山好水的優勢,仗勢著交通不便利,狠狠的海坑你們一票,有沒有人住過不怎樣的"民宿"
連你家狗窩都比他豪華,一個晚上卻要價新台幣七八千塊呢!! 有的請喊右

住不住隨便你,不住麻!! 你們就去七星潭排一排睡車上吧!! 春節假期我還真的跑去七星潭看一長
串的車床,這還變成花蓮的奇景之一了呢!

那些合法民宿哄抬房價也就算了,至少他們算是合法民宿,一些消防安全的設備不會少
就是有一些不肖業者隨便拿個招牌插在路邊也變成民宿了,有沒有人住過這種!! 有的請喊右

這就是目前花蓮普遍存在的現象!! 還是說全台各地都這樣~~~那....也認了吧!
在花蓮還沒如此繁華的時代, 我已到花蓮好幾次 (我年紀算不小, 而且從小就喜歡到處趴趴走)
第一次去, 真可以用"驚豔"來形容, 那時候花蓮真的很純樸, 卻美麗極了
那年代的台北市路上都用小方紅磚來鋪路, 遇上下雨還要提防踩到地雷
花蓮已用大理石來鋪路了, 又美又不用怕踩的一腳都是水,
幾次去都選擇住在靠海邊很近, 在那時代是很top的飯店(如果沒記錯, 叫亞士都吧)
空氣好, 風景好, 街上車又少, 難怪我那時幾乎半年跑一趟, 實在是太喜歡了,
既使只是到那裏去住上一夜, 漫無目的都走走, 都覺得是種享受,
近幾年花蓮快速成長, 我倒少去了(好朋友還嫁去花蓮, 我卻很懶的去), 改走台東了(有好朋友老家在台東)
台東應該算是台灣最後一塊淨土吧, 但雪隧開通後, 似乎也慢慢快不是了吧...................
童兒 wrote:
換一個角度想,華紙、...(恕刪)


沒錯~~所以請換個角度想,沒這些行業他們就會餓死嗎?

山不轉路轉,

今天選擇的是保護環境,不要說蘇花,我連工業區都不贊成在花蓮發展...

一樣可以混口飯吃....


知道和平港在哪嗎? 是觀光碼頭嗎? 功能是....?
我提這點只是想說,反對蘇花高的人,是否要回到起點來思考,因為花蓮不是因為這個建設才會完蛋...



今天要選擇都市發展,交通便利,就業...............那我也覺得無所謂,

蘇花高照蓋,石頭照挖,水泥廠繼續運作.......一樣可以混口飯吃


這些議題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或許就不需要太執著自己的看法了...



看了一些(可能住在花蓮)大大的發言!
有些事不吐不快!
小弟的週遭,好多好多的人目前還是住在花蓮!(花蓮出生、求學、工作)
因此花蓮的變化,也看了好幾十年了!
有些人把蘇花高----------------->“交通方便遲早會是破壞方便.好山好水的優勢就沒有了.
去那就是要悠閒幽靜.不是要都市般便利方便.“。
這個內容我的解讀是以外縣市的角度來看花蓮,說白了就是花蓮是我家的後花園,要保護好哦!
那住在這裡的人怎麼辦!當然要靠在地的特產(大理石、石藝、造紙等)來謀生了!
在花蓮不是每戶人家都有田的,那不叫他去工廠上班,難道要餓死嗎?
現在的花蓮!我是覺得跟蘇花高通不通已差不了多少了!人潮一樣多,人口一樣外移!
就以今年過年期間,感覺花蓮像是難民入侵(對不起形容有點不好聽)
因此小吃店就很蕭張的說『就上二項可以點來吃,其它的沒辦法』
這什麼跟什麼!第一次遇到爭吃飯的情形!
花蓮是個狹長的地形!往南走其實有更多美麗的風景的,當然北花蓮也是很漂亮的。
無意筆戰!因為筆戰也改變不了事實(蓋?不蓋?)只是出於對於自已出生的地方的
感覺說出來吧!
我常跟老婆說:『我退休後要回去養老』---->因為現在為了顧三頓要在外“槽腫“。
當然更歡迎大家來花蓮養老,不必去大陸。因為花蓮真的很美。在你心中應該也很美吧!


d1438a wrote:
樓主說的1.2.3....(恕刪)


日據時代的吉安御米--那時種米的農業技術其實還不是很成熟.連日本也差不多.而吉安剛好是花蓮三大日本殖民村
可能是 花蓮的氣候以及好山好水.以優良的種米環境.打敗其他米.獲得日本天皇青睞
不過.好景不常.一方面吉安米產量不大.另一方面剛好被技術比較領先的雲林西螺的濁水溪米給趕上
接著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台東池上米.日本漁沼米稱霸
後來就默默無名了.不過.一些八十歲左右的老花蓮人.仍然很自豪的會說.吉安米是台灣第一的米
其實這個吉安米也是聽老一輩的在說.現在吉安鄉也很少人在種米了.都嘛賣出去給人蓋民宿=.=..

蘭花--天鳳.在鳳林鎮.因為它的姿態很像鳳凰攀在枝頭上的樣子.又是在鳳林研發成功的.就取名叫天鳳
其中一個研發的人還是我的國小老師=.=..而我則是後來唸國中才知道.蘭花研發出新品種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
之所以有名.是參加比賽得獎了.拿下第二名.(第一名還是達摩).並且以台幣92萬賣出..不過.現在高價蘭花的市場萎縮.有行無市=.=..

關於花蓮人.還有另一個台灣第一...台灣第一輛機車(我忘了是自行研發還是進口).叫虎牌吧.當時是二個花蓮人騎著它四處跑=.=..

一開始聽大家說.花蓮好山好水.我並沒有什麼感覺.習慣了.直到長大了.才知道.不是每個地方的自來水都可以生喝的
.也才知道.每天起床.覺得很吵的鳥叫聲.是五色鳥跟八色鳥的聲音(咦?這樣我家是不是要被規劃成自然生態保護區=.=)不過.這種環境還是有點風險.早上醒來要小心床下有沒有眼鏡蛇Orz...
回答回答

我也是花蓮人
看到花蓮的蓬勃雖然很開心
因為店家都笑得很開心
但是以前交通不方便的時候也不活得好好的嗎

金錢實在誘惑太大

可是從小在花蓮長大的我
看盡了花蓮的原始、純樸
我真的很希望可以回到那一天
那時候沒有壓力、沒有髒亂、沒有車潮
花蓮真的需要休養生息

你們這些外來客對花蓮的傷害真的好深好深
花蓮真是好山好水~也一直是我心中的樂土
還好的是我不是從台北往花蓮(這就沒擠到您的位置了吧)
都是搭火車從南迴先到台東再到花蓮
以前可以搭飛機時也都是搭飛機

總之一句話
花東真棒......

學習永無止境
沙彌 wrote:
日據時代的吉安御米-...(恕刪)

原來吉安米有這樣一段歷史,小弟無知
改天也去鳳林找找"天鳳"請問哪裡看得到實花??
傳說中的機車,我家有本照片集"影像寫花蓮",裡面好像有看到
http://www.wretch.cc/album/d1438a
童兒 wrote:
換一個角度想,華紙、亞泥、台泥提供了多少就業機會給花蓮人?!!...(恕刪)


這點說起來也有點奇怪.
從我小時候到現在,身邊的同學等等,印象中就只有一個人的爸爸在紙漿廠工作。
其他人都沒在那些工廠上班,不過我當然不會每個人都去問啦...

早年大理石工業真的很盛行,都把花蓮的自然資源拿去賣錢了。
我有個鄰居大約三十年前就是做大理石生意的,早就噱翻舉家遷去澳洲囉....
那時常在街上就能看到大卡車載著大塊的石頭跑來跑去,吉安附近到處都有大理石加工廠,路邊就有大理石碎片可以撿。

我不明白為什麼當年我們只能靠擷取有限的天然資源去賺外國人的錢。
但是我想,現在不應該再有這樣的選項了吧,難道我們只能靠賣祖產(天然資源)活下去嗎?
那樣的話,又能吃多久?大理石工業現在不就幾乎都沒了....
wilson0601 wrote:
我比較在意的是水泥廠...不提汙染,卻也是侵蝕山林的元兇...




我高三的學業是在花蓮完成

我們公司也是亞洲水泥的機械承包商之一

我也在花蓮亞州水泥工作好幾年

花蓮的土真的很黏人!

我很想念花蓮..........



換另一個話題!


我相信大家應該不知道水泥產業是國防工業之一

這也代表著,水泥廠就算賠錢,政府也會出資繼續經營!

而水泥廠一定是建在靠近原料近的地方

也就是說,水泥廠附近一定就有石灰石礦!


其他廠我不知道,但是亞州水泥的環保工作,我敢在此拍胸脯保證!!!


各位可能不知道,亞洲水泥花蓮廠在亞洲是首區一指的水泥廠!

世界各國的水泥業常常到花蓮廠觀摩學習

各位有聽過龍柏嗎?這種植物對於生長環境要求非常高!

亞泥能夠在廠裡種植龍柏,你認為環境會差到哪裡去嗎?

亞泥每年花在設備維護上的經費,比例算很高了!

有些設備是無關生產,例如收塵機、靜電集塵器

會花這麼多的經費在維護保養,不外乎是為了環保!

相信我,這些設備就算損壞了,生產線一樣可以生產水泥,並且生產量不會減少!


亞洲水泥的確在挖礦,並且是在挖他們後面那座山!

但是有誰曾經看過,礦山被挖的亂七八糟?

大家能看到的,依然是一副青山綠水的樣子

大家都不知道,亞泥在挖礦山時,他們為了水土保持與綠化,花了多少功夫與心血!



今天我敢說這些話,因為亞洲水泥花蓮廠的每一吋我都走過!

每個角落有什麼設備,我可以如數家珍般的說出來!

在廠裡待上一整天,衣服上不會有任何的粉末附著!

我也去過台灣其他的水泥廠,地上都是厚厚的一層灰!

車子停上一天,車身就鋪滿了厚厚的灰!


我也相信,若不是亞洲水泥花蓮廠蓋在新城鄉

新城鄉到現在依然會很落後,至少不會有現在的樣子!


今天亞洲水泥花蓮廠為地方付出那麼多

包括:地方獎學金、地方回饋金、支持地方建設、大量採用當地人

今天就是因為它是水泥廠,所以就必須背負一些莫需有的罪名嗎?

我今天說那麼多,只想讓大家知道;水泥廠,也是有好的!


如有得罪其他人,我感到很遺憾

我只是把我眼睛所看到的說出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