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太浪漫了。
和對方父母第一次見面,居然是眼前的花比較重要?守時的人反而「比較奇怪」?
梁惠王有一次見到人把牛牽去當祭禮,覺得眼前這條活牛太可憐了,換頭羊吧。
孟子就問他:「則牛羊何擇焉?」(牛和羊,有什麼區別)
花在摘下來的那一煞那,就註定是要死的,放不放花瓶,「何擇焉」?與對方父母第一次見面遲到,和花束放不放花瓶,這天平該往哪?
pochinhs wrote:
對啊~我也覺得樓主比較奇怪
以後還有很多相處機會的
可是花的生命是短暫的
淡妝也是真誠的一部份
Tarunaka wrote:
話說,幾年前我第一次交往的女友,兩人情投意合一陣子後,決定帶她去見父母。
那天週末,約好晚上7:00到家裡,然後開飯。眼看時間將至,女友遲遲不現身,也不打個電話。我擔心之餘,主動打電話詢問狀況,她說,辦公室起點事情耽誤了。
我問:「什麼事情?」
她說:「有同事帶來的花束,忘了收拾了。我要找個花瓶放水裝花。不然,隔一個週末假日,花恐怕都要枯死了。」
我聽了,一肚子沼氣!這是第一次帶女友見父母,如果第一次見面,沒建立好印象,按照一般定律,日後勢必舉步維艱。她卻偏偏要在這時候「仁民愛物」,冒著遲到的風險也要照顧花草。
說好聽點,女友是性情真摯的人,外頭的事情再大,也比不上心中惦記的花草。我的父母,她連面都沒見,自然算是「外頭的事情」。但她性情真摯的地方,不止一端。遲到將近20多分鐘後,她珊珊來遲,素面朝天,連淡妝都沒有。穿著一件牛仔褲,全身上下十分「性情中人」。那次,幸虧自己父母都不計較,害我捏了一把冷汗。
我事後問她:你第一次見人父母,怎麼比面試工作的打扮都輕鬆?她說:考慮到日後可能長久與我父母打交道,與其打扮得判若兩人,不如在一開始就呈現自己的真實形象較佳。
看來,「給人第一眼好印象」,在她的想法裡,是扭曲真我的「心理操作」,反而讓她彆扭。
不知大家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