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討論] 基本薪資 22000

一項一項的改變,固然是好事一件

但,景氣寒冬未過,又覆蓋一層冰霜!

我覺得 “現在不是好時機吧?”

就像退休金、勞保、健保一樣(害我薪水維持不變好久了)

成長力道強的時候不調,走緩坡就猛調
(不要問我成長力道何時候強,因為沒有熱錢那會強?)

你知道雇主們在打什麼算盤呢?


(迷之音:希望今年,年終不要縮水縮太多)
不想談政治
但政治卻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甚深
當勞工薪資調漲到22000時
那些中南部的企業主才肯調漲新鮮人的薪資吧
-------------------------------------------------------
老闆給薪通常考慮的重點是你的價值在哪裡............是不是新鮮人因為基本工資調高就跟著上漲我個人持悲觀看法.....因為大學新鮮人太多啦....不用調薪水也一堆人搶著做....所以新鮮人跟外勞也是同等起薪的情況也不會太遠了....

經濟部好像要持反對意見......因為經不起產業的外移潮........
提高基本工資的真象是..............政府請客(領基本工資薪水的叫好)、老闆買單(買不起的就落跑或外移)
1公務員加薪應該跟基本工資無關吧!
有時候政府調整公務員薪水來影響物價

2外勞的薪水真的太高了
應該領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有時候到一些商店或賣場
才發現......原來外勞買東西出手比我還要『闊』
真無奈

3我想大環境這麼差,調整最低工資最大受益的是政府吧!
因為稅金可以多收很多.......(這樣未免太奸詐了吧!)
心想...現在這種XX的政府哪會照麼好心???
ps671042 wrote:原來外勞買東西出手比我還要『闊』真無奈...(恕刪)


基本薪資加上吃住算資方的 , 遠一點資方提供交通工具接送 , 且週休二日...
這麼爽的就業環境 , 哪個外勞不想來台灣工作..
不是已經證實是媒體捏造的假新聞了嗎 ?

昨天政府發言人已經出面否認。
歡迎參觀口木看盤室 http://rightgun.blogspot.com
最近牽到年終問題,如果月薪40k,而底薪只有18k,那麼年終一個月也就只有18k...
現實的是很多公司都是這樣玩。很多人覺得年難過,是否也是因為如此?

到目前為止,這看來是個空包彈,是個兩邊難討好的重大民生議題,
生活水準到這,調不調整的標準已無法和十年前的時空背景同等看待;

當角色互換,誰想當吃虧的一方?
oist wrote:
在 新竹,IC 設計...(恕刪)


現在國立大學多的不得了, 一年製造出來的國立大學生, 遠比十多年前所有大學製造出的公私立大學生多, 更何況現在小孩生的少, 以前可能幾百人中才有一個人最後進的了國立大學, 現在可能每幾十人就有一個是國立大學! 所以不值錢是正常的.

十幾年前我們唸個私立研究所, 學費只有一點點, 一個月領國家一萬多的津貼, 畢業還保送當預官. 現在, 就算國立研究所, 既沒有津貼, 學費又貴, 沒考上預官還得跟大頭兵一樣的被操, 一樣入列! 唉! 這就是我們現在政策的齊頭式平等搞出的結果.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我們也是製造業的工廠生產的成品為手工具等俗稱的傳統產業,公司在年後也大力的往對岸擴廠留下的只有小部分。

對於政府提高最低工資不知道是否為拉攏選票或有別的用意,此項政策看來只有對外勞跟臨時工比較好。 相對之下對於企業無形中又提高了成本、因為最低薪資拉高後所有的勞健保等都會上漲。 這些對企業來說無疑都是增加成本,相對之下這些又降低了企業在台灣的生存率然而企業出走的機率又大幅提升。

就目前的台灣企業的生存率來說已經不底從前,台灣的經濟奇蹟要感謝的是這些中小企業的老闆們創造出來。 對於近幾年因為台灣競爭力已大幅衰退導致中小企業出走,然而我們的政府尚未規劃或因應措施來輔導新的產業,對於高科技產業則是大手筆的付出。 目前來看這些經過輔導的高科技產業大家也不是相爭的往對岸過去,對於台灣的基礎工業已經造成空洞化。 相對的周邊產業也無法提振因為考率大陸客的等等等(不在提起)、如果全面性開放大陸人來台灣觀光或推動三通這無疑是對台灣經濟有強心針公用。

我不想引起口水戰: 不過請政府官員思考一下,每年多少台灣人在對岸花錢? 來回機票、住宿、飲食、消費、購買 A貨等等。 在想想多少大陸客來台灣消費? 多少台灣人在對岸置產買房屋? 這個蹺蹺板是否平衡請思考一下。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