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從歷史的角度討論台灣人反抗


howieshang wrote:
這個論點很好,那大哥...(恕刪)


就像現在若領22K,有朋友找你去柬普寨,去不去?

很多人假設當年來台灣拓荒的祖先屬於性格強悍的一族(我也這樣假設)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現在台灣民眾的畏縮與容忍風氣,又是怎麼來的


之間有甚麼關聯性?各位朋友有沒有其他的看法或者是假說?




M1A2 SEP V2 wrote:
很多人假設當年來台灣...(恕刪)


閩粵地區從宋朝以來一直到明代初期航海大盛,
基本上要遠離家鄉去海外試試機會的觀念比較開放。

而閩粵地區在明清時期因人口增長,可耕地、可供利用開發的地方越來越少,
一旦海外有機會,這兩個地方的人民都可能想試試看。

其實真正移民海外的第一代並不是台灣移民,而是遠在鄭和時代就有不少華人滯留海外沒回去,
或者鄭和的航海計畫結束之後又偷偷乘船跑出去,
大家到馬來、新加坡、菲律賓遇到不少華人都會講福建話、廣東話,
其中不乏已經旅居海外超過二十幾代的華人就是在明朝時出去的,
家鄉資源缺乏,對海外又有冒險犯難的意願,自然台灣、南亞就是這些海外移民的去處。

至於漳泉械鬥那些事情不見得是因為民風剽悍,
而是許多族群在台灣西半部要爭奪較好的耕地或水源,
加上清政府有意漠視或希望兩邊互鬥,這樣清朝廷才容易管理。

日本人登台之初也遇到許多頑抗,當然血腥清洗所在多有,
當抗爭久了,百姓手無寸鐵又遇到日軍的先進武器,你再行,也必須低頭。
以前就有抗日份子在內門鄉、美濃一帶躲藏,日軍是把村莊裡的老幼婦女押出來,
逼迫抗日份子投降,試問,如果你我的家人被押在那邊,你能不低頭嗎?

我同學一家都是美濃客家人,因為曾祖父參與抗日行動,全村莊以及全家被押到廟宇前庭下跪,
最後抗日的五十多人有過半全部自動投降,當全村莊民眾被釋放時,
我同學一家連夜逃往仁武鄉的親戚家躲藏,深怕被查出身份連坐就糟了。
一直到戰後他祖父帶家人返鄉祭祖時,後一輩的的家人才知道他們是客家人,
才知道過往祖先那一段慘痛的回憶。

所以不是不抵抗,而是抵抗無效,你再怎麼恨日本人,也總不能先犧牲無辜的人吧!

EizoT766 wrote:
閩粵地區從宋朝以來一...(恕刪)


讚!
EizoT766 wrote:
我同學一家都是美濃客家人,因為曾祖父參與抗日行動,全村莊以及全家被押到廟宇前庭下跪,
最後抗日的五十多人有過半全部自動投降,當全村莊民眾被釋放時,
我同學一家連夜逃往仁武鄉的親戚家躲藏,深怕被查出身份連坐就糟了。
一直到戰後他祖父帶家人返鄉祭祖時,後一輩的的家人才知道他們是客家人,
才知道過往祖先那一段慘痛的回憶。

所以不是不抵抗,而是抵抗無效,你再怎麼恨日本人,也總不能先犧牲無辜的人吧!
我同學一家都是美濃客家人,因為曾祖父參與抗日行動,全村莊以及全家被押到廟宇前庭下跪,
最後抗日的五十多人有過半全部自動投降,當全村莊民眾被釋放時,
我同學一家連夜逃往仁武鄉的親戚家躲藏,深怕被查出身份連坐就糟了。
一直到戰後他祖父帶家人返鄉祭祖時,後一輩的的家人才知道他們是客家人,
才知道過往祖先那一段慘痛的回憶。

所以不是不抵抗,而是抵抗無效,你再怎麼恨日本人,也總不能先犧牲無辜的人吧!



您這個論述跟小弟以前看的一篇文章有接近

感謝您熱心無私的分享,一起拼湊找答案,感恩
M1A2 SEP V2 wrote:
本討論串只討論到日據...(恕刪)

絕世好文
M1A2 SEP V2 wrote:
這樣的文化造成我們前幾年在產品上的創新創意不夠,工作上也是血汗代工順從
我覺得都有關係,但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不知道大家想法如何呢?

殺雞儆猴,一句古老的成語,大家都知道。
以前有領導才能且愛出頭的“雞”都被殺光了,現在殘存下來的後代的基因,就多是偏安型的。
集體雖還會跳跳叫叫,但遇到真的刀槍出來時,就各自散去。

從原住民殘存的人口就可以大概看出這種關係,原住民曾經是主宰這片土地的主人
部分族羣曾有有極其強悍的性格,但經歷了多次外來族羣的“招降”,“安撫”,清剿,徵召等等之後
現在是滅族的滅族,剩下來佔目前總人口只剩個位數的人,大多變成最爲“順民”的一羣。
而後就是第一次,第二次.......移民進來且經歷鎮壓的人。
人性就是這樣,世界各國都有。

產品創新生產,代表的就是比做代工,存在着更大的風險,搞不好連本都沒了。
有強大偏安基因的人會這麼做嗎? 只要目前能顧好肚子就行了。

韓國人自己號稱是血統最純的國家,雖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但被中國拋棄,然後被日本佔領了,
所以他們現在極力自強,因爲靠誰都靠不住。(聽過的韓國人觀點)

近幾百年來,韓國算是只有這樣的挫敗。
若讓韓國人有像臺灣的經歷,我想韓國人也不會比臺灣人團結到那裏去。
不知道版上有沒有原住民的朋友

可以一起分享長輩們過去的說法或經歷

感恩!

在那時代真的每個家都有個大故事
希望這些活生生的見證不要流失掉了
華人已經失去太多
在台灣生活的人更是如此
กิิิิิิิิิิิิิิิิิิิิ ก้้้้้้้้้้้้้้้้้้้้ ก็็็็็
產品創意臺灣可是世界第1
時常發明好多東西
也時常出國比賽創意獎
最近有聽到去外國比賽
用氣球做成一間廟的
還有一位近80歲的人發明數百多樣東西
不過都不實用就是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