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話從來就不是官話,一直都是方言,
河洛話之所以比國語適合拿來唸古文,
是因為古時交通不發達,知識、語言傳遞很慢,大多數人文盲,
所以很多區域都有自己的方言,
也因這種封閉的特性,造成這些方言不易受不斷變化的官話干擾,
而保留較多的古音傳承下來,也就是適合念古文的原因。
再來就是居然有人說沒文字怎麼傳承下來,
這人是當作古代教育普及,文盲很少嗎?
不要搞笑了,
古代文盲率超高,古代人還不是一樣會說話,
建議這位 香梗辣味麵捲 不要再講這種丟人的話好嗎。
還有河洛話沒有文字最簡單的証明方式就是河洛話不是每句話都有正確的中文字對應,
有文字做為標準的語言會出現這種無法對應的情形嗎?
是當那些台文所的教授們吃飽太閒才去發明台文嗎?
所以方言就是方言,不要再神話它了。
語言只是溝通用的工具,
把它拿來當作劃分族群、捧自己族群的工具是自卑的人才會做的事。
jackual0612 wrote:
一個沒有文字的 那...(恕刪)
四庫全書就是用河洛語寫的
不過憑你的程度一定不知道四庫全書誰寫的
更不知道啥是河洛語
你不用

你只要幫幫你自己就好了
希望google會用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