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連去藥局買高血壓的藥也要管~衛署您真偉大


tony0223 wrote:
嗯! 要抱怨也要先搞...(恕刪)


高血壓用藥真的不能亂用

像第一章圖的Bisoprolol是B-blocker

有氣喘的吃下去馬上發作

它的副作用好像還有陽萎

10年才有牛肉麵
悟後起修 wrote:
爸爸高血壓數十年定期...(恕刪)


你才有問題吧

你不會叫醫生開處方籤喔

你沒看醫生直接去藥局買

想死喔

藥師開藥

藥師又不是醫生沒有診斷的權利

開錯會出問題的

有人連「處方藥」是什麼都不知道, 該說鄉民您真偉大嗎?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藥師不是不想開給你
一切要怪就怪法令的問題
因為藥師不能私自開藥給你
這是犯法的懂嗎?

eric4530 wrote:
JACK大,沒申請醫療專車嗎?
參考

台灣的老人福利算不錯了,只是申請手續比較麻煩...(恕刪)


那是88-95年的事情了...

不過,現在真的好很多了,
但是有些縣市似乎還是沒有這些福利吧!
以前都得專程請假回家陪伴老爸去看病拿藥.

謝謝你!
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
這要怪台灣的老人社區照護做不夠,照顧父母的工作只好全壓在工作重,數目又越來越少的兒女身上,
難怪樓主想要圖個方便拉。

不過我相信會在這邊發言的人應該平均年齡比較輕,真正要經常帶父母進出醫院的人應該不多,還感受不到上醫院的問題。

因為老人身上的毛病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變少。而且老人不止高血壓,有的還有心臟病,糖尿病,腸胃病,筋骨病,眼睛牙齒的病,然後你又要挑一些比較好的醫生,然後看診時間分散在一周內各天的上下午都有可能,有些醫生就是龜毛不開三個月,硬要你每個月都回診追蹤,還有的會排檢驗,叫你看診前另外找時間來醫院驗血驗尿,然後健保又有一堆規定,例如a藥吃了沒用才能換b藥,所以醫生明知道a藥效果可能不好,也只能先叫你吃看看,不行再換藥,不然醫生會被健保局抓去寫報告。有的是內科醫生只開內科的藥,遇到筋骨的毛病,就算開點止痛舒緩的藥,但醫生怕健保局來查,也會叫你再去看骨科,堅持不幫你開藥,病人只好當白老鼠頻頻進出醫院。


如果老人可自行前往還好,要是遇到走路不便或是有點失智的狀況,就一定要找家人陪,這對於住在交通不便地區的家庭是個很重的壓力。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問題會越來越多,偏偏我們的政府認為只要你老人還能走能動,就不准你請外傭照顧。這對於兒女自己的工作生活及家庭都造成很多的問題。現在台灣不婚不生族越來越多,少子化也很嚴重,醫院規模也逐漸縮減,以後一定有一大堆老人照顧的問題出現。
HappyDavid wrote:
這要怪台灣的老人社區...(恕刪)


哀~只有您真理智

家裡歷經3名親友罹患癌症相繼去世

每次都浪費排隊看病~看到親人痛苦不堪只好掛急診
(真希望醫院能進步一點用網路視訊看診就可以不用四處奔波)


我要說的是~只要上醫院看病就是排上百多號

小病也排大病排到痛苦不堪

連拿個胃藥都要排半天(胃治潰)




老人吃藥必經..胃病..精神病..骨科..眼病..糖尿病...有時候一天要看數科

也不是所有藥都是慢性處方籤...還有銀杏要處方籤但醫生從來沒開過
而且健保的要多數都是便宜的藥..據我所知多數"國際藥廠都退出台灣"(因為藥價砍太兇到做不下去~然後台灣藥廠進口大陸及東南亞原料在台製藥~這樣高興嗎??)

以上~等等有人遇到人生必經的病苦就知道什麼叫排隊排到哭



維基解密之健保藥物濫觴常常爆料的維基解密,在今年(2011/09/30)在台灣版的維基解密中,爆了台灣健保的料

但是可能因為最近台灣藥界、醫界與健保局、衛生署的糾紛實在太多,而沒有受到甚麼注目

中文原文按此 英文原文按此

值得注意的事情是,這份英文原文事實上是2008年國外藥廠針對台灣市場進行的分析報告

在報告中,他們有提到,會聯合藥廠、醫界以及國際力量來試著緩和或改變這樣的現狀

但是,三年過去,情況不但沒有改變,反而越來越糟

這些年間,決定退出台灣市場的國外藥廠越來越多;台灣民眾可以獲得的新藥或療效好的藥,卻越來越少

如果這些狀況不改變,或許以前只需要吃一顆藥就能改善的病情,會慢慢變得需要吃四、五顆才能改善

對於已經赤字滿天飛的健保,其實並非好事;對於已經吃藥吃出世界腎病第一的台灣民眾,更不是好事

當然,這份報告不可諱言的,是從藥廠的角度出發,是從營利的角度出發

但是其中有一些點,確實是值得所有的人民(不只是醫藥產業從業人員與政府官員)一起來思考!


--------------------------------------------------------------------------------

有那些論述值得注意:

一、醫改會張苙雲主席於2008年4月17日告訴我們,日見緊縮的健保預算,的確導致健保局必須訂定標準較低的藥價。她將健保預算短絀歸因於不合宜的保費收取以及過低的醫療預算,以及BNHI的怠惰,沒有將大約一萬種比較老舊沒有藥效的舊藥自支付項目中剔除。而繼續支付舊藥的結果,導致醫院傾向開立舊藥,而比較沒有預算去給予比比較有效的新藥。張苙雲指出,醫院使用舊藥不僅是因為習慣,而且是因為舊藥相對於新藥,醫院對於藥廠有比較大的議價空間,醫院能從中得到比較高的藥價差做為醫院營業收入。

二、跟據製藥業的統計,從藥物核准到達定價的平均時間,從十年前的1年,最近拉長到了2年。惠氏藥廠王總裁說,跟據他們公司的經驗,讓台灣進口新藥,得花2.5的時間。楊森藥廠补經理說,因為台灣進口藥物速度太慢,南韓近年來加速了新藥核准流程,楊森藥廠會在南韓已經核准的一兩年後,才向台灣進口。补經理把BNHI的定價形容成緩慢又漏洞百出的流程,還有CDE跟BOPA兩者常常意見相左甚至出具不同意見的單位。他指責以上官員專門製造從沒聽過而且光怪陸離的門檻,來彰顯他們機關的權力地位,並且爭相顯示自己是多麼的"愛國",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嚴加把關,減緩了醫療預算的財務負擔。這解釋了為何台灣的病人必須要比美國病人多等待超過2年的時間獲得新藥。

三、在健保藥價初始核准並且上市之後,健保局仍然會根據兩年一次的藥價普查(PVSs)來繼續的壓低價格。因為是各家醫院直接向藥廠採購藥物,BNHI將全國各家醫院跟藥廠協定的進貨價格進行普查,然後就據此來調整他們的健保支付藥價標準。而在每次藥價普查之後,因為各家醫院能賺取的差額降低,衝擊到他們的營業收入,醫院通常就會再跟藥廠議價--這就是所謂的台灣"藥價黑洞"。

瞧!多偉大的"藥價黑洞"!連國外都知道了!!而且健保局的作法,就像是查市面上的蔬菜價格,不去普查傳統果菜市場,專門普查大賣場的折扣價格,然後以此為依據。有趣的事情是,藥廠為了普及藥物的市場佔有率,通常會將醫院通路當成犧牲打,然後在傳統的社區通路賺取更高的利潤。惡性循環下,只能說,位於最底層的社區健保藥局,是無辜的被波及者。

四、藥價普查及調整的結果,就是藥價不斷的被壓低,跟據藥廠統計,有專利權的藥物,藥價在台灣平均比A10國家的平均價格低40%左右。根據默沙東以及默克藥廠特先生指出,過低的藥物利潤,導致台灣這五年來,本來是地區中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變成了最不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國外大藥廠也轉向更加集中注意力於日本,中國;還有日漸重要,在他眼中提供廣大市場以及友善環境的的南韓。五、針對臨床試驗,新加坡,南韓,泰國,以及中國目前都是台灣的競爭對手,而臨床試驗的預算大小傾向與業績成正比。雖然對於台灣的投資這幾年仍然在持續成長,但是相對於其他的地區市場投入更多,使得台灣的成長率低於台灣原本應有的能量。

這段話很重要!!!因為這代表未來台灣進口的新藥,非常有可能就算不合台灣人的體質,台灣人也不會知道,更不會有選擇。就算健保局要求藥廠必須附加台灣的臨床實驗報告,藥廠很有可能選擇不做、不進口。對於一些患有重大疾病,正在苦苦等待新藥上市或是新藥健保給付的民眾來說,等待期將更加漫長無止盡。蘋果電腦的前執行長賈伯斯,不也是因為罹患了罕見疾病卻等不及新藥上市而英年早逝嗎?!

六、台灣過低的健保支付價格,不僅傷害到藥廠的業績數字,也把藥物趕出台灣市場。在某些案例,連續的藥價普查,不斷將藥物健保支付價格壓低,低到某種程度讓藥廠不願意繼續賣藥給台灣。根據默沙東特先生說,默沙東藥廠也針對其他國家撤出藥物-包含紐西蘭-所以特先生說,一旦賣藥的收入無法彌補成本,公司會毫不猶豫的撤出該市場。光光2007年,基於同樣理由,輝瑞已經從他原本賣給台灣的90種藥物裡面,停止10種藥品的進口。楊森與惠式藥廠也都說了同樣的事情。因為台灣藥品支付價格與其他地區價格的差異,藥價差足以讓藥廠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因為他們要撤掉很可能是救命的藥物。以輝瑞的案例來看,醫院告訴輝瑞說這項藥物是必須的藥物,無法經由台灣本地藥廠生產,並且要求藥廠持續供應藥物。輝瑞藥廠便告知台灣健保局,說他們不會繼續供應藥物,除非健保局願意將藥價調升。然而,健保局並沒有因此召開會議,代表健保局經過了九個多月都沒有考慮。

七、根據台灣的醫療衛生專家指出,臺灣人均花費在醫療上的費用,是南韓的1/2;而南韓卻有類似台灣的健保制度跟規模。因此,藥廠在台灣市場經年以來累積了16億美元的短缺。根據他們的估計,到2010年金額會累積到60億美金。而根據健保局自己在2005年的統計,到達2015年若保費無法提升,會累積到40億美金的短缺。而因為健保資金的短缺,無論是公立醫院或者私人醫院的資金都嚴重的不足,也導致這些醫院必須以更低的價格向藥廠協商進藥,才能在健保支付價格與進藥價格中取得藥價差利潤。根據衛生署藥政處廖處長所說,醫院有一半的利潤來自於藥價差,而醫院是藥廠在台灣的最大客戶,所以這些醫院不斷的向藥廠爭取更低的價格。

八、台灣健保受到的民意支持度十分的高,以相對低的價格,提供相對高品質的醫療照護,而且全民受惠。不幸的,這系統以目前預算水準來說,並不是可長可久的,它阻卻了台灣人拿到最新藥物的機會,降低了美國藥廠在台灣的收益。美國可能會把這議題擴大到TIFA藥物工作組的討論主題之中,談到加速台灣新藥的核准流程。我們會在未來與CDE, BOPA, BNHI協商中,表達對於藥物核准流程以及定價流程的憂心。至於向健保局爭取提高藥物給付,國際藥廠會與國內醫師及相關醫院團體作聯合。

藥價, 維基百科

悟後起修 wrote:
哀~只有您真理智家裡...(恕刪)


閉關這麼久就這樣阿?

東扯西扯,高血壓、胃藥和藥價扯在一起,又扯到其他病症

老人有專門的"老人綜合門診",癌症也有專門的門診,你都不知道嗎?

如果你一開始開宗明義的說"老人福利"不足,及"城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我給你鼓掌,看你自己扯成這樣,是你自己把樓蓋歪的



吃掉吃掉吃掉



我沒注意時間 對不起
悟後起修 wrote:
爸爸高血壓數十年定...(恕刪)


考古文....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