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5 00:36 by alan1116請問女神Q1.這數值是怎麼測的?單位?公式?Q1-1.為何要分成四種?如.粗略真空包含"中度真空~超高真空"3區中度真空包含"高真空~超高真空"2區Q1-2.在地球上,依目前科技能做到真空的是哪一段?Q1-3.外太空是指哪?最接近完全真空數值是?PS.女神回覆1樓Q1Q2Q3的論點...已出現自相矛盾了因為大大是女神...所以...小弟會得到寬恕的你的論調讓我想起以前我在監考大學生考物理,好吧,我盡我之力回答你。Q1.這數值是怎麼測的?單位?公式?這個問題很好,就像我一出生時為何1公里=1000公尺那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如果真要回答,我只能說:下定義的人比你跟我都還要早出生,然後他定義了,我們用了,就這樣。Q1-2.在地球上,依目前科技能做到真空的是哪一段?大於高真空小於超高真空Q1-3.外太空是指哪?最接近完全真空數值是?我不嫌麻煩,節錄一段wiki的敘述給你參考。(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跟意見,我相信你可以跟編輯wiki的作者聊一聊)外太空(英语:outer space),或稱太空,於中國稱外層空間,指的是地球大氣層及其他天體之外的虛空區域。與真空有所不同的是,外太空含有密度很低的物質,以電漿態的氫為主。其中還有電磁輻射、磁場等。理論上,外層空間可能還包含暗物質和暗能量。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並沒有明確的邊界,因為大氣隨著海拔增加而逐漸變薄。假設大氣層溫度固定,大氣壓會由海平面的1000毫巴,隨著高度增加而呈指數化減少至零為止。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在100公里的高度為卡門線,為現行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定義。美國認定到達海拔80公里的人為太空人,在太空飛行器重返地球的過程中,120公里是空氣阻力開始發生作用的邊界。PS.女神回覆1樓Q1Q2Q3的論點...已出現自相矛盾了如果我寫的很差讓人看不懂,請多多包涵。如果別人都看的懂的話,那沒事在下告退了。
偉大的女神,終於又出現了曙光女神的寬恕 wrote:外太空含有密度很低的物質,以電漿態的氫為主...(恕刪) 電漿態的氫可以解說一下嗎如~他的外型~個性~質量...曙光女神的寬恕 wrote:大氣隨著海拔增加而逐漸變薄...(恕刪) 這是什麼原理
努力工作要加薪 wrote:幾歲?給虧嗎?你看...(恕刪) 既然已猜到這樣的回覆,會讓人看不懂...你內心想表達的是什麼?38樓的問題你完全忽略迴避簡單說接下來你必須先回應38樓的問題alan1116 wrote:還來酸35樓不是說過了沒學好,是小弟的錯問題是我曾怪過你嗎?你為何要有義務要教我?回覆前請冷靜點一時的快感決非真正的快樂
alan1116 wrote:既然已猜到這樣的回覆...(恕刪) 很簡單你先做功課吧不然一個大學教授也無法教懂一個小朋友認識字-------------------------------------------------------1. 請勿一文多貼或是大意內容相同/類似的文章重覆刊登。10. 發文前您可以使用站內搜尋功能,找出相關文章參考,或瀏覽精華區文章,以節省發問後等待回應的時間。發問請將文章的標題填寫清楚,內文也請詳細的說明。------------------------------------------------------學不會嗎?
努力工作要加薪 wrote:很簡單你先做功課吧...不然一個大學教授也無法教懂一個小朋友認識字(恕刪) 恩...38樓的問題算了大學教授也無法教懂一個小朋友認識字>>>這是一個相當嚴肅的問題請你另開一文發表為何大學教授也無法教懂一個小朋友認識字並以短訊通知我我若有對你有義務或責任我一定會教到你懂這樣你滿意了嗎
alan1116 wrote:恩...38樓的問題...(恕刪) #10都有給你方向了但你又不肯學我有辦法嗎?你又不說什麼是大氣壓力我怎會知道你程度到哪裡大學教授能教物理學但不見得會教小朋友一個根本看不懂中文的人在解釋說明他還是看不懂
2012-04-10 22:25 by alan1116偉大的女神,終於又出現了電漿態的氫可以解說一下嗎如~他的外型~個性~質量...這是什麼原理其實,你的問題很簡單。簡單說,你迷失在古典力學跟近代物理之間了。古典力學是基於質量與能量不會互相轉換的情況下所建立的,例如牛一、牛二、牛三自從19世紀末一堆物理學家發現新的領域時(例如法拉第、特司拉等等),有一些物理問題無法用古典力學來解釋時,愛因斯坦集大成推出質量與能量可以互換的學說,才漸漸讓大家瞭解更深一層的物理。回到原問題,其實很各相同質量的物體,在同一個重力場所受的重力都相等。但是如果是不同相態則會有不同現象發生。我們可以這樣說,60公斤的氫氣與60公斤的鐵有著相同質量,但確有著不同的能量態。要讓一個物品成為氣態,你必須要有足夠的能量讓他電子游離出來,如果用畫圖來表示,就相當於你讓電子與原子核拉開距離,這是一種位能,也有人為了區分這種特殊位能而簡稱電位能。要如何增加電位能到物體上使之產生相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加熱。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60公斤氣態的氫體積比60公斤的鐵來的大。氫氣的電位能比較高(或者說電子離原子核比較遠,會呈現很不穩定的狀況,很容易被外力干擾、例如一點點的火花或是其他微微的風力就可吹散)所以硬是用古典力學來解釋,你會永遠看不懂。電漿就是在常溫常壓下,想辦法游離出來的電子。常溫常壓要如何游離電子?在地球上最常用的方式是用密集的電位差來達成。白話一點就是通電下去。還有,下次問問題養成習慣先作功課,還有不管你喜不喜歡別人的回答請保持謙虛態度回應,謙受益滿招損。學習,要有態度、也要自我要求。記得要說謝謝。還有謝謝其他有回答你問題的板友。還有,你引言也引錯了吧,我從來都沒說過這句話,我真不知道為何被冠一個帽子,下次千萬別亂引言曙光女神的寬恕 wrote:大氣隨著海拔增加而逐漸變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