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看看R&H這家公司一來就要連開三家子公司,一個負責電影規畫,一個負責影視特效製作,還有建立一個雲端中心。而之後他們所引發的更多連帶效應是你無法想象的。
只能說一般民眾都小看了這產業,總以為文藝只能觀瞻無法予人溫飽,也難怪政府長期以來都不怎麼重視,只會一昧的發放補助金,然後等賣座了才會想到要吃豆腐。好在高雄對文創這方面有遠見,有積極經營,也就是這當初一點一滴的經營才有籌碼能跨出這一步。或許這還只是一小步,不過只要經營得善,將來潛能無限。
kentchiu wrote:
我不是高雄人,但昨天出現了一則令我所處的行業振奮的新聞。這是李安和高雄市府替我們爭取到的...(恕刪)
唉.. 其實這十年來這類某某某廠商將在高雄投資, 高雄產業前景一片大好的新聞實
在太多囉 ~~
可是實際上 .....
各縣市稅收近十年消長:
營利事業所得稅 :
...........台北市....桃園縣.....台中市....高雄市
90年度...1,272億...137億......59億.....165億
99年度...1,293億...236億....103億.....119億
-----------------------------------------------------
綜合所得稅 :
............台北市...桃園縣....台中市....高雄市
90年度....1,378億...131億.....95億.....147億
99年度....1,651億...201億...112億.....136億
=========================================================
有時候市府高層應該想一想, 是否應該學習人家桃園 台中執政者一樣默默做事, 默默
提升產業結構增加市民福祉, 而不是一天到晚大肆宣揚, 找媒體記者來報導自己政績 ~~
說難聽點, 人民被媒體唬弄也只是一時的, 長久下來總會看穿這些伎倆 !!
高雄的基礎 資源及先天條件比起不少縣市實在好太多了 !! 這十年來會搞成現在這樣實
在很可惜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