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6047 wrote:
我覺得這是一種基本的...(恕刪)
換個角度想想....
有些店家或業者,仗著網購看不到實體,東西有瑕疵反正先寄再說.
若消費者怕麻煩或沒反應就賺到了.
有些店家或業者,東西有瑕疵被退貨,大不了再寄給下一個消費者.
若消費者怕麻煩或沒反應就賺到了.
有些店家或業者,東西有瑕疵被一再退貨,大不了最後低價出清或搞個促銷還能吸引顧客上門.
有些店家或業者,花錢是"潘仔"...要退換貨慢慢跟你盧...
因此,很多人,就因為這些"店家或業者",會拿到別人用過的產品..
搞的大家你換來我換去.搞的許多消費糾紛及抱怨..為何最後要立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與鑑賞期?
網上討論區常常看得到....
一堆不愉快經驗及抱怨的文章
呵呵~~無意筆戰..立場不同...一昧怪罪消費者有失偏頗..
不過我也不認同那些扭曲七天鑑賞期本意的消費者
這種惡性循環還要靠買賣雙方大 家的良心及努力才能改善!
參考看看!

march6047 wrote:
我覺得這是一種基本的...(恕刪)
請問這位"專家"怎麼會那麼了解丫?
可是你曾有網購的經驗嗎?
說的滿口專家樣
你能體會嗎?好奇怪喔
總覺得把"有些人"都說成一個樣
試問"這個人"有網購的經驗嗎?
不用"一竿子打翻一條船"吧!
我愛咖啡 wrote:
請問這位"專家"怎麼...(恕刪)
嗯嗯? 看您的經驗值, 應該也是在論壇兜過一陣子的人了...
這種事情看許多網友發言就知道了, 或者您在各大硬體論壇搜尋"退貨"
基本上瀏覽瀏覽各種人退貨的原因, 勢必有不少人因為"不爽","花錢是老大","玩膩了","後悔了"....等等原因退貨
當然,樓上有人提到瑕疵品的問題, 這基本上是合理的退貨行為, 不在我說"有些人"之列....
然而有人說"店家拿有問題的貨來賣", 基本上應該沒有店家剛開始做生意就會想拿有問題或者用過的商品來賣(誰會一開始就做砸自己招牌的事情?)...
所以我說是個"循環"....有怎樣的消費者,就會有怎樣的店家, 有怎樣的店家,就會造就怎樣的消費者....
各式各樣的店家都會根據消費者的行為調整自己經營的方式,例如以前學校邊有家自助餐,一開始80元可以吃到飽,偏偏就有人會浪費食物或者吃不下硬吃...弄到最後非得取消吃到飽.
不過如此循環之後,變會達到一個穩態, 是一個最適合店家與最適合消費者的經營消費模式.
因此,當消費者罵店家時,應看看有些消費者的行為(此篇文章,我回應消費者行為)
同樣的,店家罵消費者時,也應看看有些店家的行為(好像還沒有看到店家在討論區罵人,所以我無從回應)
參考看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