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兩周的奧運花費近120億美元。中國亞運至少花上 籌辦費用136億多元人民幣;城市重點基礎設施建設費用1090億元人民幣少說也要3000億台幣。花博一開始說10幾億到後來搞成百億等級。官方說法只能說只能聽一成就好
世大運本來就是好物,沒有世大運,現在高雄就少了很多運動場館了。當初高雄借著辦世運,要上百億預算蓋場館,體委會也撒錢毫不手軟,要多少就准多少,結果議會跟立法院審核時,就疑問說你世運的項目有些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多場館,像那個要價最高的主場館,主要是要辦飛盤賽?說不過去吧。後來體委會就想出妙招,說我們除了辦世運外,接下來就是要爭辦世大運!當時還作了國內評選,說讓台北市和高雄來競爭,看由那個城市代表台灣去爭取世大運。那時台北市的場館已經都成形了,相關運作情形、規劃都非常完整,而高雄的場館卻尚未動工,但評選結果也不出人意料由高雄獲勝,理由是高雄有“未來性“。然後就用高雄的主場館,雖然這次世運主要只辦飛盤,但為了接下來的爭取世大運,當然需要蓋大型場館,以備“未來性“。所以啦,那個用來丟飛盤的主場館和許多其實可以不用蓋的場館,就這麼經過世大運的“未來性“加持,很正當化的通過審核,現在也才能呈現在大家面前。因此何須罵世大運呢?這真的是好物,就算明年換人執政,這個好物仍然會是拿來蓋場館的好理由,不會因人而易的。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高雄世運 10天 花了130億 觀眾27.5萬人 門票收入只有6634萬 衍生收益17億台花博171天 花了 96億 觀眾880萬 門票收入有12億!! 衍生收益168億!! 高雄世運至少還留下很多運動場館,台北花博留下甚麼? 一座夢想館?你高報了高雄世運的花費,低報了台北花博的花費.至於衍生收益168憶,那應該也是夢想的一部分花博辦得好不好,恕小弟孤陋寡聞,到現在為止還沒看過一個有公信力影響力受人敬重肯定的藝文界人寫過一篇文章說花博辦得真讚---人家也怕亂捧會被笑沒見識,騙人沒過出國看過展---,吐槽的到是不少.
smartelmer wrote:誰執政都一樣啦政黨輪替時也是亂花公帑辦活動阿 老梗又來了,"蘋果一樣爛,烏鴉一樣黑",換點新鮮的好嗎smartelmer wrote:那高雄捷運呢?政治人物都一樣啦~ 高雄才兩條捷運,路網根本還沒形成台北捷運當初只有兩條線時,還不是虧錢另外早有人說過高捷與北捷最大的不同,只是一堆人裝蒜,前者是BOT,需要算建設成本,折舊成本,銀行貸款成本後者是政府建設好後,無償轉移給北捷營運,建設成本是零,沒有提撥折舊,不用向銀行貸款這種生意要賺錢誰不會做?要不要問一下高捷BOT是誰做的決策? 現任的經濟總設計師+現任悲天憫人白海豚看到他都會轉彎的宰相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