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日本科技領先台灣30年?

r803405 wrote:
建築上領先只是暫時性...(恕刪)

美國不是還推出上太空電梯計畫


我認為日本av拍攝水準領先台灣30年...恕刪)

可以比擬AV界的好萊塢



這對眼神,真情中!像是社會敗類...純情,又是情場騙子!真複雜..........從你的眼裡 我看到我英俊的面孔
HoratioC wrote:
台北101 1998...(恕刪)

阿排第四也不錯啊!至少領先日本好幾年……,我承認我是來亂的………。
快沒戰鬥力了....要趕快回去火星充電! 地球是非常危險滴~
康士坦丁 wrote:
強勢文化行銷?(恕刪)


「強勢文化行銷」這說法有誤
依據國際關係學者對於國家影響力的分類
國家對外影響方式分為三類
一是軍事力量,也就是透過軍事威脅、發動戰爭來改變目標國決策
這通常是霸權國家會做的選擇

二是經濟力量,透過經濟力量改變目標國決策
這是日本、澳洲及加拿大等中型國家比較常用的方式
就日本來說因為二戰的罪行,導致軍隊被撤銷
所以只好以經濟及科技作為外交武器
日本現在連國防部都沒有,只有地位很低的防衛廳
日本憲法第二條也規定日本無法使用軍事力量
雖然日本的傳統軍事質量位居世界前五
但是日本社會還是看不起軍人,防衛廳的高級長官都是文人
日本只好靠ODA(政府開發援助)來當作外交武器
(因此國際社會常取笑日本是支票簿外交、不正常國家)
例如,前陣子日本答應給太平洋島國600億美元援助
以換取他們支持取消商業捕鯨禁令
最後以些微差距通過,允許捕殺鯨魚,很多報紙都以「鯨魚末日」來當標題報導
而日本科技會發達美國要記上一筆
因為美國很喜歡找日本一起發展科技產品
目的是為了節省研發經費
美國現在的隱形戰機就有利用部份日本科技

三是文化力量
也界是俗稱的軟權力或稱柔性力量(SOFT POWER)
透過傳媒、文化宣揚及交流來改變目標國決策
例如,搖滾樂及電影就是最常見的方式
冷戰時期,東歐捷克發動的反蘇運動就是軟權力的成效
近年來中國為了拓展外交,改善外界對於中國的負面印象
也積極透過在非洲成立漢語師資班、孔子學校、成立800個專案來改善非洲的環境
來藉此拓展外交




802106 wrote:
這樣比那杜拜將來要建...(恕刪)

個人認為這是國力的展現,有錢買也要看人家賣不賣?
其實台灣真的有很多產業,是現居領導地位,只是沒有被大幅報導出來而已。
有些是別人歷經了三四百年累積來得經驗,而台灣卻利用短短五十來年就能輕易掌握。
台灣人喜歡單打獨鬥,跟日本人的團體行動是不同的。
先天出發點就不同了,何來斷定科技領先誰優誰劣。
快沒戰鬥力了....要趕快回去火星充電! 地球是非常危險滴~
答案其實很簡單,
前面也有幾位網兄提到了

首先人家明治維新就開始西化,工業能力極速飛漲
到二戰初期造艦與造航空機能力一度與英美等列強並駕齊驅
軍事科技能力,基本上就等於科技能力。
想想零式戰機當年在太平洋上囂張了多久??

二戰後,偉大的蔣介石放過日本,這是日本今天能領先台灣的關鍵~
否則要是依照美蘇的想法,是有可能把日本分掉的。
畢竟日本太可怕了。

接下來大家都知道,美軍進駐,採募兵制,男人不用當兵,這中間相差何幾?
經濟也得到補助,一個低國防預算的國家,在不用擔心國防的情形下,經濟科技的實力
大幅提升是可以有相當期待的。

70年代以後,美國在高科技方面很多都會跟美國合作,畢竟人家科技實力放在眼前。
成本也比美國低。就向奧斯卡兄說的一樣。

總和來看,在某些尖端領域,台灣落後大概不只30年。但是台灣有這樣的成就,雖不足以自滿,但也是相當不錯了。別忘了台灣只是彈丸之地,人口密度高但總人口並不多。何況起跑點就晚人家至少七八十年。除一些尖端科技或是關鍵技術以外,其他方面並無落後的問題。

奧斯卡 wrote:
「強勢文化行銷」這說...(恕刪)
而且要政府多配合
最近看報紙有看到
中國給的研發經費已經世界排名第2了
美國還是第一
而日本就是當初第2,現在被中國擠下變第3

難怪中國進步神速,可載人上太空,自製磁浮列車

蔣介石放過日本是美國的陰謀,就是不讓你有機會反攻大陸成功,日本反而變成美軍的基地監視我們兩岸

畢竟靠美國那2顆,不是LP...........是原子彈才贏日本.
這對眼神,真情中!像是社會敗類...純情,又是情場騙子!真複雜..........從你的眼裡 我看到我英俊的面孔
應該是18禁的領先30年

台灣只會固步自封

一昧的禁◎◎

害小弟晚上看電視都看的很難過
日本還有無人超商喔,此外日本的販賣機
除了有賣冷飲,熱飲報紙,香菸,保險套外,還有食品,例如關東煮也有賣喔




小弟~~去日本時還吃過販賣機的章魚燒
slyue wrote:
阿排第四也不錯啊!至...(恕刪)


雖然是句玩笑話, 但是這也是日本與中國人觀念上很大的差別.

日本的產品很愛強調"世界第一"的觀念,
例如DSLR來說好了, 就要世界最小, 最輕, 可以LCD取景...等等..
或許聽起來只是一種宣傳的手法,
但也是因為他們不甘於現狀, 對產品不斷改良的態度而來的.

日本的產品, 你可以看到很多小地方,
一開始會摸不著頭緒, 但是後來懂了之後,
就會驚呼原來是這樣的啊..
以一個簡單的電熱水瓶來說好了,
他特別標出把瓶中水倒出的地方.
剛開始覺得這什麼神經病的設計,
我倒水愛從哪倒就從拿倒, 還需要你教嗎?
但仔細觀察後, 發現因為電源插座是在另一側,
為了避免損害電氣裝置, 所以希望你從指定的地方倒水...
雖是一個小地方,
但是因為有心要去改良, 不是讓消費者壞掉一個再去買,
就讓人家有覺得品質上的差異了.

以前, 一直納悶爺爺奶奶怎麼老是愛買日本貨,
等到自己出社會吃了許多悶虧之後,
才知道為何之前家中的電器都可以有將近20年的壽命了...

ecoli wrote:
雖然是句玩笑話, 但...(恕刪)

其實這是一種老二哲學,也沒什麼不好的,站在高處反而會有一種孤獨感,更是眾人的攻擊目標,為什麼要把自己搞成如此,凡事低調些對我來說反而更好!
兩個民族很多觀念都是不一樣的,日本的產品(像電器)他們是當消費品,有些東西有些問題,是直接丟回收的不修理的,所以產業才會如此發達,而我們這裡卻把它當成珍藏品,所以一件東西往往可以用的很久。十幾年前在日本買了Hi8,回台沒幾年後就壞了,拆開後才發覺,原來東西是有時效性的,最近買了台數位單眼,我就很好奇它能撐多久?
快沒戰鬥力了....要趕快回去火星充電! 地球是非常危險滴~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