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會漲的方式是戰爭.
因為大家都希望把住的地方放在上班地點的附近.
除非有公司願意把總部放在小地方, 不過那是不可能的.
台北市的移出人口最多? 倒不一定.
這些所謂的移出人口, 或許只是搬到美國或是中國住,
在台北市還是有房子, 就靠一些必須在台北市工作的人付的房租,
讓他們可以不用工作, 等到老得受不了時就回台灣使用健保資源....

很多住台北市的外地人, 戶籍還在中南部,
這樣的好處是有些宿舍什麼的才有辦法住.
這些人是不會被統計進去移出人口的,
甚至, 投票的時候也會懶得投票.
為何很多人拼命想要把小朋友弄到明星學校的學區,
因為環境真的很重要. 這就是現實.
如果周圍的同學大家都在唸書, 自己也會跟著唸書.
所以很多家長拼死拼活都要弄到明星學校的學區.
所以台北市市中心的房子只會漲不會跌.
只要台北市還有工作機會的話, 其他縣市沒什麼機會的話....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bluesystem wrote:
唉~小弟剛好也卡在算...(恕刪)
給您一些建議
往士林文山南港下手吧
中正大安 說真的以您的預算 目前真的找不到像樣的案子...
現在需不需要進場 端看您是否急需買屋
不過 即使現階段不買 未來是否漲跌也沒人說個準...
基本上 目前市場上的投客買氣還是很兇...
當然 買進價也是越來越高..
半投資或是理財族 則是買氣稍減...
一般買方則是趕過年前入厝 (需過戶和裝潢時間)
目前來店頭看屋的 大多會成交...
台北市很多蓋得很奇怪的房子...
多如過江之鯽... 我們早已見怪不怪 ^^"
但是....基本上大方向對了 內部格局都是可以改可以修的
中古屋不若新成屋 整棟都可以選
只能就目前市場上釋出的去做選擇.....
另 公設比過高的問題
真的很糟糕... 主因來自於建庇率和容積率的管制...
多出很多的不必要的公設....
某市長候選人有提出一個政見
增加各使用分區的容積率 增加都市的更新率
我很認同他的訴求
(先聲明 只是同意他的訴求 不做任何政治宣傳 勿筆戰 謝謝)
(本人的政治立場 基本上和他完全不同)
我前面PO的文章有提到6X坪 扣公設和車位後還有33坪
33坪很大嗎? 對不起
他的格局完全不對....
建商訴求是四房...
在我眼中看來 只能隔出正二房...
若是隔四房 每間房(包含主臥在內....)都比我家的儲藏室還小間
市場上就是這樣 要比奇怪的多得是 orz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