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次戰後的台灣, 教育系統的規畫, 如網友所說, 都有專業的傾向, 如政治大學, 警專, 體校, 技職系統, 軍事院校, 師範院校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 NTNU)為當時台灣所有師範院校中的牛耳, 成立當時恐怕高師大及彰師大都還沒成立, 為當時島內唯一的教育大學, 故名; 師大主要除了培育中等學校師資外, 還培養各級教育行政人員, 以及對教育哲學思想進行研究. 台師大當時的師資如梁實秋, 魯實先, 溥心畬, 黃君璧, 李梅樹, 廖繼春等, 俱為一時俊彥, 甚至台師大數學系也與台大數學系, 互有短長; 立法院長王金平即為師大數學系畢業. 這樣專業發展方式的優點是, 教學資源(人員,設備等)集中, 學生得以互相切磋, 缺點則如網友所提, 在某些情況下容易成為利益共同體, 沆瀣一氣.
大家現在羨慕師範生的工作穩定, 那是時代變遷的結果, 但並不是歷史的必然. 朋友師大畢業那年(1982) 月薪NT$10,500, 被在夜市擺攤的鄰居笑說, '我一天賺得比你一個月還多. 讀那麼多書, 怎麼只賺那一點錢?' 現在的教育學分班, 說句不客氣的話, 只是政治妥協下的結果, 對一國的教育體制並沒有良好的影響. 修教育學分班者並未真正心在教育, 而是將教育作為生涯規畫的備胎, 古云,'捉二兔者不如一兔', 在選擇職業方向上, 個人以為應該看的是出發點的'初心'動機吧.
由於教育體系在政治結構中屬於弱勢, 晚近更成為政治勢力妥協的結果, 甚至所任非人. 因此, 除郭為蕃, 林清江兩位部長後, 吳清基算是專業教育學者出身吧.
台灣原來的大學不多, 民國四,五什年時存在的公私立大學都有其歷史淵源, 如台大, 台師大, 政大, 清華, 交通, 成大, 東吳, 輔仁等, 真有心瞭解, 請善用google.
art4411 wrote:
在二次戰後的台灣, 教育系統的規畫, 如網友所說, 都有專業的傾向, 如政治大學, 警專, 體校, 技職系統, 軍事院校, 師範院校等....(恕刪)
政大應不太算.
其實台灣的老牌(1989年為分界點)國立大學除台大(日據時即為綜合大學)及在台復校的大學(如清,交,政,央,山等)之外,因為追溯歷史因為都是一路由專科(或學院等)升格上來的,全都有專業學校的背景如成大(工),中興(農),海洋(海事),陽明(醫護),台北大(法商)等.
而老私校除在台復校的外,除文化之外,跟國立有各校各自專業背景的狀況類似.如淡江(語言),中原(理工),逢甲(理工)等.
技職系統各校也是這樣的狀況.
art4411 wrote:
主要指的是政大前身'中央黨務學校', 該校原本旨在培養中國國民黨黨務工作人員與政府機關行政人員. 在兩蔣時代, 該校是政府官員搖籃, 外交, 新聞, 財稅, 經濟, 國貿etc., 在各級政府行政單位, 當時的台大畢業生還不如政大畢業生吃香. 如果有記錯就當老頭子酒後說胡話, 多多包涵....(恕刪)
這個有爭議.
在大陸時可能吃香, 但在台灣就是不一樣的故事了..
1954年教育部長張其昀批准國立政治大學在臺北縣木柵鄉(今臺北市文山區)復校。唯因早期在大陸時期的政大乃以陳果夫(陳其美之姪、陳立夫之兄,1938年至1941年任中央政治學校代理教育長)、丁惟汾(姪孫為丁肇中)、余井塘(中央政治學校教務主任)、張道藩(1941年任中央政校教育長)、程天放(1943年任中央政校教育長)、羅家倫(中央政治學校教務主任、代教育長)等國民黨CC派執掌校政,遷臺後雖然上述人物均未再接觸政大事務,然因CC派與蔣經國的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今中國青年救國團)勢力不合之故,備受蔣經國冷遇,與中國國民黨之關係漸行淡化。
且政府機關行政人員培養學校還有1949年即已成立(比政大復校早6年)的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後來的中興法商,現在的台北大學).
art4411 wrote: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 NTNU)為當時台灣所有師範院校中的牛耳, 成立當時恐怕高師大及彰師大都還沒成立, 為當時島內唯一的教育大學...(恕刪)
1946~1955年 1間師範學院(台師)
1955~1967年 1間師範大學(台師)
1967~1971年 1間師範大學(台師)及1間師範學院(高師)
1971~1987年 1間師範大學(台師)及2間師範/教育學院(高師及台教)
1987~1989年 1間師範大學(台師)及11間師範/教育學院(高師,台教及9間師專升格的師院)
1989~2000年 3間師範大學(台師,高師,彰師)及9間師範學院(中,北市,國北,竹,屏,花,嘉,東,南)
2000~2003年 3間師範大學(台師,高師,彰師)及8間師範學院, 嘉師脫離師範.
2003~2004年 3間師範大學(台師,高師,彰師)及7間師範學院, 東師脫離師範.
2004~2005年 3間師範大學(台師,高師,彰師)及6間師範學院, 南師脫離師範.
2005~2008年 3間師範大學(台師,高師,彰師)及6所教育大學(中,北市,國北,竹,屏,花)
2008~ 3間師範大學(台師,高師,彰師)及5所教育大學, 花師併入東華大學.
台師大
1922年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
1926年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
1945年台灣省立台北高級中學
1946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
1955年臺灣省立師範大學
1967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高師大
1954年創立省立高雄女子師範學校
1967年改制省立高雄師範學院
1980年改隸國立高雄師範學院
1989年改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彰師大
1971年成立臺灣省立教育學院
1980年改隸國立臺灣教育學院
1989年改名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