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有感而發,高雄好像發展前景愈來愈糟

高雄確實有在進步,
但是進步的都是眼睛看的到的。

高雄近乎沒有任何的產業,
石化工業也算是高雄縣的,左營的規模比的過嗎?
煉鋼煉油造船養的活全部的人嗎?

有了休閒建設,卻沒有稅收來支持,都只是多餘的。
大家眼中的休閒場所,舉目盡是咖啡廳,特色在哪?

沒有就業機會,就留不住人才,留不住人才,產業就無從發展。
過去說的軟體園區、生技園區,如今在哪?
消失而去的一切,都只是一種比喻
政治...........我對自己的發文絕對負責,基本上我不會去扯到政治,因為我沒興趣。
我只是覺得我在高雄這幾年工作下來,看著高雄工業區這幾年變化,有一種感觸,我相信有再加工區上班的一定會有這種感覺。
我說了,高雄真的變美、變亮了,我也很高興。
但問題是人口外移、產業外移讓我覺得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觸,高雄不論地理位置、土地開發品質,自然災害防禦都是很不錯的,不敢說一定要進步很多,但也不要不去珍惜它。
不過,看的出高雄有點慢慢往北高發展了,一堆建設、設施近幾年都在明誠路以北開始建了,或許未來港口不會是再工業重心了,會慢慢往旅遊發展
附帶一提
我不認為台北人公德心比較好
因為資源多 所以警察多攝影機多
當然可以維護秩序
公權力比較可以發揮
台北人在沒警察的地方 闖紅燈也比比皆是

不過個人認為因為公權力可以發揮 所以當有不公不義的事情
譬如路霸 或是噪音 污染佔地為王之類的都可以找到專人負責執行(是真的有執行喔)
至少不會太超過 不然也很快就見報
高雄的話地方勢力盛行 有時佔地營利之類的反而是里長
找專人處理 都只是想搓湯圓 應付了事
最後還要找議員立委比背景 才解決(馬上有人來拆除)
我覺得在捍衛生活品質方面 在高雄太累 也沒保障 也沒效率

william.liang wrote:

台北金融重鎮,總公司林立,有內湖科學園區,甚至未來會設台北港...
新竹有新竹科學園區
台南有南科
高雄呢???
我想我應該會在台北置產吧
加入資源最多的城市 才有更多的機會
高雄可能只好等創業再考慮回去了

.


這個主題很奇特開始打選戰的感覺

高雄有何公司?
高雄線的路竹科學園區與傳統的楠梓加工出口區,小港的臨海科學園區等
高雄生物科學園區預計九十八年完工.

這個翻開高雄的報紙工作一大堆。


.

最近很多人喜歡拿韓國來比較
我給大家幾個資訊
物價與薪資結構,台灣與韓國不同,現在台灣大學生是滿街都是,但是韓國不是這樣。
大學在台灣是很普遍的。

韓國城市居民購首爾江南33坪房需花44年
韓聯社首爾10月13日電 據調查,參與政府執政後,首爾江南房價在3年零7個月的時間裏上漲了64%

同一時期,首爾地區整個樓盤的每坪均價從1013萬韓元,上漲到了1347萬韓元(33%),而全國樓盤從551萬韓元,上漲到了667萬韓元(21.2%)。

韓國西進中國之後. 大學畢業沒人要
韓國生活困難赴東南亞移民潮興起
韓國資訊

台北市與台北縣加起來的北部人口數約7百萬人吧。

夜生活很多是很正常,但是在南部確不正常。生活結構不同。

不然拿德國來比,六點多商店幾乎已經都沒開了。

南北差距來比較這種問題很不公平。

在南部普遍的想法,生活簡單輕鬆無壓力。

舉一個例子在台北兩夫妻加賺8萬到10萬吧!
多少年才可以買一棟公寓50坪?
依照台北一般售價30萬X50建坪=1500萬,
一個月3萬房貸要41年不含利息
一個月5萬房貸要25年不含利息


南部1500已經建坪180的透天豪宅。
如果是公寓已經可以買到120建坪以上的豪華大樓..
所以賺一樣的錢當然在南部花。特別是公家單位的人最喜歡南部。


舉例
補助款多到花不完的台北市可以花23億蓋一個"廢墟"。

下面是報導
台北市府花了23億元打造興建的龍山寺地下街,嶄新門面堪稱是設備環境一流的現代化商場,但去年9月開幕至今,生意一直未見好轉,主打「開運命理街」更是門可羅雀,命理師甚至站到門口「拉客」,有命理師就說,看到對面一堆空蕩的攤位,好像是看著大海一樣。
奇翰易學工作室的葉奇翰說,命理師向安置戶承租空間,一個月租金從1萬6到2萬5不等,一坪多一點的空間,租金可說是全台北最貴的,但每天經過約3千人,進來算命的人不到10位。葉奇翰表示,與從前在龍山寺前算命街的人潮,真的不能比。
他說,龍山地下街約有40位算命師,大家都在嘆生意不好,因為看不到願景,有人提議集體休假1個月甚至撤走,到外面去做生意算了。

台北市50億可以翻修台北市人行道
一個台南市政府的整年度預算都沒有那麼多..... 50億.... 台南市有80萬人口。台北市3百萬人。
資源分配不均已經是大家都清楚但是卻無法解決的問題。

不過台北市已經負債高達2400億。
工業轉型是必經的陣痛期吧

難道高雄還是必須仰賴污染嚴重的重工業和石化工業?

青年人口外移我想除了北臺灣之外都有這種問題

台北市真的景氣好嗎?

台北市是充滿了機會沒錯 成功的人很多 可是失敗的人更多

我住在東區 大概每半年路上的店家就會洗牌一次 撐過一兩年的少之又少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缺點

台北很好 那是不是想辦法應該讓高雄也進步呢?

台灣可不是只有台北一個城市
不會喔 高雄這些年來已經改善很多囉

你想要熱鬧, 晚上請到中山路與五福路的城市光廊看看

中山路五福路口往南那一段馬路也拆掉很多分隔島, 人行道變得超大一條的(很像台北西門町中華路那一段)

我每一次去前鎮附近那家"好市多"人都多得跟啥一樣

那附近好像又加開了家樂福跟 IKEA, 還有過去一點有統一的夢時代購物中心

等全部都開幕營業後應該會形成另一個商圈(希望不要像新竹風城購物中心一樣叫好不叫座)

高雄市容正逐漸在蛻變, 希望其他產業也能逐漸移入(以前說要弄個軟體園區, 好像也胎死腹中了吧)

不然像我們這些科技業只能被在新竹,台北就業(叫我們回高雄還真不知道能做啥工作)
台北市的好康

台北市民市民運動中心最貴的是施工中的內湖中心,光工程款近六億元,十二座中心總建設經費超過六十八億。


日子過得苦哈哈的雲林縣,其實擁有全國最大的重工業中心台塑六輕,但受限於財政收支劃分法,六輕每年上繳的三百多億元國稅,對雲林縣貢獻的統籌稅款不到二十億元。

每年還需要撞死一堆人,貨車出入平凡還有污染問題....

相反地,因為企業總部多設在台北市,北市每年可分配到三成以上的統籌稅款,根本是「劫貧濟富」以成就台北。

雲林縣長聽到台北市已花了五十多億全面翻新人行道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太多地方首長看著自家的財經赤字,對照院轄市的經費,眼睛都發紅了。

只有兩、三條人行道、但仍沒錢維修的雲林縣政府,一年的總預算約兩百億元,八月就面臨發不出薪水的窘境,十月份薪水得向中央預支明年度的統籌分配款,才能如期發放。

想建設沒錢想做都做不出來.. 這個就是非台北人的悲哀....


南部大都是中小企業,所以感覺發現沒聽過,科學園區本來就是聚落效應的工業區。

南北發展不同是很正常。不過台北人的生活快樂指數好像也不太高...
以下是個人意見

我出社會的時候,在台北住了快四年~超不喜歡台北的!
當然不是全面否定,也有好的部分!
就每個人的對於生活環境詮釋與適應方式的不同!



我比較喜歡高雄!

來高雄也三年了~好天氣,好熱情!


建設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很多住在高雄的人都知道
高雄繼續在改變中!

越來越漂亮了喔!


台北髒的地方也不少,台北人吃檳榔就不亂吐嗎???
吃檳榔是不好的!亂吐檳榔汁就是錯的!
但是都是少數人的行為啊!
不要這樣就否定了一個蓬勃發展中的城市啊!!


以上是個人意見!!

謝謝指教!
NIKON幫幫忙
earl258 wrote:
這個主題很奇特開始打...(恕刪)


唉 內容並沒有打選戰的意思
只是抱怨南北資源不均衡

也不是說台北市長就做的好 錢多自然就好做事情
台北資源多浪費也多

所以個人覺得高雄市長其實真的做的不錯了
以較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情
只是說現在描述到高雄 好像沒一個重點產業
好像就是停留高雄港中鋼或是中油 以及加工區
若說科學園區之類的又比不上台南新竹
希望這是轉型之痛
或許首都南移也是不錯喔
william.liang wrote:
不能同意您再多,大家現在都說高雄變了,都是說變漂亮,但是產業呢?
台北金融重鎮,總公司林立,有內湖科學園區,甚至未來會設台北港...
新竹有新竹科學園區
台南有南科
高雄呢???


我覺得這種產業還是少一點好.

目前的園區有較高的收入跟工作機會, 是因為各種免稅條例的優惠, 但是吸引了外商, 化學污染跟廢棄物也大量產生, 雖然讓台灣有世界代工廠之名, 卻也是污染來源, 加上各地需要的基本燃料, 用水, 土石, 都是開挖各地的生態, 再集中到各園區, 可是關鍵技術往往沒有留下來,

所以現在大陸靠人工成本降低, 吸引了不少台商跟外商, 雖然台灣的產業減少, 我覺得反而可以想想, 如何階段性降低代工污染, 轉型為其他產業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