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我也不太了解北北基的"詳情"(有大大解釋過了,大致了解了)我們以前只知道沒推徵/保送資格,都要參加高中聯考北北基跟當年北聯差不多...但是像我們當年,有實力去考北聯的也是有當然也有人放棄省聯,去讀"國四班" 衝北聯的建中,師大附中...等就像現在一堆中南部考生去考北北基的,搞不好也有"國四班"畢業的...沒辦法,從50年前到現在,大家還是認為,台北學校才是最高學府所以一堆人去衝...就算沒考到,讀"國四班"再去考的也有50年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就算再過50年應該還是一樣...
gantaitw wrote:本來就沒有這個必要。北北基聯測起因是因為台北市自己執意搞個一綱一本和中央對立然後教育部又軟弱無能才會變成現在這副一國多制的慘況如果地方諸侯不爽中央就都可以執意自己搞一套那乾脆各縣市都各自獨立算了 你在瞎扯什麼?你不知道有"地方自治法"嗎?
澳克拉河馬 wrote:4.登記分發:前面3個階段剩下的名額和以聯考一樣按分數分發.新聞就說有機會進景美的,擔心競爭激烈降級申請,結果到第4階段景美的錄取分數反而較低.(恕刪) 請問第4階段登記分發時,填寫志願的學校數量有限制嗎?可以從建中開始全部都填嗎?感覺這次在吵的是自填的最高志願不夠好,造成高分低就????
澳克拉河馬 wrote:你也是被媒體媒體誤導...(恕刪) 完全正確,我也是考生家長,也很努力的看了說明!其實還有第五項也就是還有第二次基測,這是全國統一試券考出來的分數,桃園,高雄,花蓮....的考生都可以憑此次分數填北北基的學校的志願卡所有北北基的學校保留10%的名額給外縣市的學生申請我女兒在第三階段選擇了離家近,有興趣的科系!
Nuke worker wrote:請問第4階段登記分發時,填寫志願的學校數量有限制嗎?可以從建中開始全部都填嗎?感覺這次在吵的是自填的最高志願不夠好,造成高分低就????(恕刪) 第三階段每個學校有固定的名額,而且有門檻例如有的學校規定數學只能錯兩題,或是作文一定要滿級分等等當然建中北一女都有提供名額因為只能填一所(科),所以要好好的選!通常學校會建議選離家近的!如果放棄這次,就必須填志願卡,也就是第四階段當然志願卡也可以填建中!可以填30個,但是高中,高職一起算!這時大家就來比了,成績一樣的比作文,一樣在比國文....分數高的上建中!
吵的人多在第三階段發生失誤例如401分,想說建中可能上不去,那申請附中吧結果上啦,錄取的學生不可以填第一次的志願卡結果第一次志願卡公佈,400就可以上建中,家長很幹啦!因為不去附中報到,就要考第二次基測但是第二次基測,各校只有10%名額,而且是開放全國登記所以競爭會更激烈,桃園,高雄的資優生都會來拼建中所以會要求第二次基測要增加錄取名額但其實都是在爭排名前面的學校拉排名後段的學校只求滿額就好了!P.S分數只是舉例,不是實際值!